欢迎来到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报告六篇 - 社会实践报告 - 无忧范文网~

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报告六篇

时间:2021-08-02 社会实践报告 点击:

农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在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报告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

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报告篇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们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利用专业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知识,调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我们选择在暑假空闲时间,对自己家乡周边的乡村进行实地调研与分析。

  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的社会实践与以往的都不相同,组队是在线上,讨论也在线上,除了实地调研,其他的工作都在线上完成,虽然实践队员不能面对面的交流,但是依旧出色的完成了每个人的工作。在实践活动开始前,我们先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查询,然后共同完成了问卷的制作,并在网上发布。接着实践队员每天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实践调研,并完成记录和实践报告新闻稿。在实践过程中,每位队员都会遇到大小不一的情况,但是都被一一化解,在实践过程中锻炼了自己,也成长了不少。为使更多的村民能够了解到国家颁布的乡村振兴战略,队员走街串巷不断地在村民中间宣传国家战略,帮助村民更好地了解国家政策。在实践活动的最后,队员自发在村庄中打扫公共设施,为美丽乡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经历了此次的社会实践调研,以及走访调查,实践队员更加深入了解到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这次的实践活动是实践队员了解社会、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我们大学生也可以用自身的实践行动去关心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为乡村的振兴奉献自己的一份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报告篇2

  [摘要]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助推乡村产业兴旺,实现村民生活富裕;推进乡村生态宜居,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引领乡风文明,提高乡村精神文明水平;提升乡村管理水平,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此外,还要建立校内外领导管理机制、校地互通机制、宣传引导机制和专项经费投入机制,保障社会实践服务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高职学生;社会实践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

  自高职院校创办以来,每年暑期广大高职学生深入农村,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明提升、乡村环境保护、乡村医疗服务、乡村扶贫和乡村治理等方面收到了显著成效。

  (一)有效弥补乡村振兴人才短板,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乡村振兴,人才是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而现实的情况是由于乡村发展不充分,工作条件、事业前景和生活环境等不如城市,大量青壮年选择进城,只留下老人、妇女和儿童,有的村庄甚至出现空心村和人才“饥荒”。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是治本之道,却非一日之计,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过程,而乡村振兴工作放不得、等不得,急需各类现代人才。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可以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乡村振兴人才矛盾,弥补人才短板,既可以集中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如技术支持、发展规划和调查研究等;也可以长期结对挂职,解决持久性的问题,如乡风引领、生态建设等。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无可比拟的成本优势,社会实践提供的免费服务能有效解决乡村振兴中引进人才资金短缺的问题。

  (二)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发展,促进实践活动增质提效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由于认知高度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实践活动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在认知上仅局限于对高职学生社会责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少有从政治高度和战略层面来对待。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执行不到位,认为这只是学校团委等部门的活动,社会实践往往停留在口头,流于形式,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长效机制不足。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七大战略”之一,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有了更高级别的政策保障。二是按照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城乡一体发展,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广阔空间。三是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分三步走,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指明了方向。

  (三)有利于强化高职院校与地方合作,实现校地双赢

  校地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必然选择,通过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活动,将使二者无缝对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面融合的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发挥高职院校智力资源优势,通过高职学生社会实践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优美和治理有效。另一方面,通过高职学生的服务活动,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对人才的真实需求,及时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二、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既是乡村自身的全面振兴,又是促进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更是实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不可能面面俱到,应主要以下述四方面为重点展开服务。

  (一)助推乡村产业兴旺,实现村民生活富裕

  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其中乡村产业振兴是关键环节。乡村产业振兴既要做强现代农业这个主导产业,又要结合自身禀赋做出特色产业,更要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工具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协助发展乡村产业具有难得的比较优势。1.高职学生利用一技之长,解决农民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现阶段,我国农业主要还是小农生产,短期内不可能实现规模化大面积生产,广大农民的各类生产技术仍然紧缺,急需高技术人员帮扶。例如,农业类专业学生可以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上进行一对一帮扶,解决新品种引进、病虫害防治和土地保养等现实问题;旅游类专业学生可以在发展农家乐、农村休闲游等方面为农民提供开发、规划和管理等指导;食品类专业学生可在农产品深加工、绿色有机农产品培育等方面为农民出谋划策。2.高职学生利用技术和人脉优势,解决农村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目前,有些地方以农民合作社或公司加农户的销售模式初见成效,但大部分农民还是自产自销,而且这恰恰是乡村振兴中最需要帮扶的弱势群体。高职学生不但可以利用互联网等知识帮助农民搭建网上销售平台,扩大销售范围,而且可以联系城乡,实现种植户和消费者的无缝对接,以解决种者卖不出、吃者买不到放心果的问题。一个学生可能解决的销量不大,但高职学生人数多,大家共同努力,便可以为农民打开广阔的市场。3.高职学生利用信息优势,解决农民发展产业的盲目跟风问题。近些年,时常出现什么好卖种什么,什么好赚干什么,一哄而上,等干成了,却发现产品雷同而严重过剩,根本卖不出去。高职学生可以和农民一道全面分析产业特点和本地优势,打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个性化产品,尝试一村一品,而不是一味跟风,从而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4.高职学生可以借助高校的人才技术资源和学校教学设施,组织培训现代职业农民。高职学校天生具有地方性特点,本来就和当地有着千丝万缕的合作关系,高职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更能发现农民的真实需要,既可以到农村去培训农民,也可以请农民来学校集中培训,帮助农民真正做到“懂技术、会生产、善经营”。此外,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在提供免费服务的同时,还可以为乡村产业发展拉来各种社会团体和企业的赞助,为乡村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二)推进乡村生态宜居,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提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而由于村民生态意识淡薄、生态制度执行不力,导致当前乡村生产生活中还存在大量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违背的现象。高职学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掌握的生态环境知识,通过与村民面对面的交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到实处。一是宣传正面典型,通过发放资料和PPT集中展示,向村民介绍环境保护的成功案例,如浙江安吉、磐安、仙居等地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二是发挥高职学生设计、规划、园林等专业特长,帮助村民如何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做好村庄建设整体规划,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村落。三是根据乡村历史或地域特色,挖掘生态资源,帮助引进创业资金,创建生态旅游、生态食品、生态药物等生态产业。四是以身作则,以高职学生自身的文明卫生习惯引领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变乡村乱扔乱排的脏、乱、差现象。

  (三)引领乡风文明,提高乡村精神文明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之魂,是让乡风文明、乡村永葆魅力的核心所在。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引领乡风文明,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新风尚,以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例如,组建文艺小分队,以文艺汇演的形式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既有效解读了十九大精神,又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二是坚持送教下乡,一方面利用寒暑假集中辅导留守儿童学业;另一方面发动同学捐书,创建乡村爱心书屋,从根本上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三是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各类移风易俗、传承优秀家风家训、弘扬新风等主题实践活动。四是积极培育村民身边的好榜样,如乡村产业发展领头人、村务管理好干部、环境卫生模范户、德高行正文明户等,用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模范行为引领和带动群众。五是身体力行,热情投入到为村民服务的工作中,如访贫问苦、深入基层,不计名利、不计报酬,用自己的辛劳换来村民的快乐,以自己的无私奉献引领乡村文明的发展。

  (四)提升乡村管理水平,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乡村振兴战略要以有效的乡村治理为保证。当下,乡村治理面临多重挑战,如乡村群众诉求多元化客观上增加了治理难度,乡村人才流失导致村干部选拔困难,外来负面信息冲击和弱化乡村德治基础,少数村“两委”成员腐败影响了村民对组织的信任度等。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可以在诸多方面提升乡村治理的有效性。一是针对当前部分村干部思想观念落后、法制意识淡薄等制约乡村振兴的不利因素,高职学生可以思想理念先进、法制意识较强、思路开阔、整体文化素质高等有利因素来增强村干部不断学习的紧迫感,推动村干部整体素质的提升。二是帮助村组织找准问题、精准发力。例如,协助村“两委”建章立制,规范办事流程,拟订村级发展规划,开展现代行政管理培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等。三是帮助乡村构建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体系,当下很多村“两委”干部都有自己的事业,往往难以时时顾及村务管理。高职学生可以通过牵线搭桥,帮助建立村老年协会、乡贤参事会、百姓议事会等,以弥补村常规管理的不足,形成“大事合力干、事事有人管、是非大家判”的新型乡村治理格局。四是根据专业特长,采取挂职方式来兼任远程电教管理员、村级会务规范辅导员、电子档案管理员等,全面提升村级事务管理效益。

  三、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人数多,活动范围广,指导难度大。为保证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开展,必须建立相应的社会实践保障机制。

  (一)建立校内、外领导管理机制,保证服务实效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一般由学校学工部或团委牵头组织,由于学校学工部或团委的地位和影响力,往往造成“上有组织下无实体,上中下脱节”的弊端。为了使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效,学校应主动联系地方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并获得他们的大力支持,建立校内、外领导管理机制,形成合力,保证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校内组建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思想政治教学部、教务处、团委、学工部、宣传部、财务处、后勤处、二级学院等部门各负其责,共同落实具体的社会实践工作。校外依托地方政府,特别是地方共青团组织,成立校地大学生服务乡村战略社会实践的协调机构,由地方和高职院校共同组建,全面组织协调社会实践各项工作。

  (二)建立校地互通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应当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和地方的优势,建立校地互通机制,实现双方互利共赢、校地共同发展。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争取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关心和支持高职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到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活动对推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支持高职学生开展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专门成立了“台州乡村振兴研究院”,2018年暑期利用“农信杯”首届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招标村立项的机会,主动与临海市尤溪镇政府沟通联系,开展乡村振兴高职学生社会服务系列考察活动,积极申报大赛项目。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要充分利用地方乡村广阔的资源,进一步与当地政府加强沟通合作,建立稳固的高职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把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充分发挥,以达到社会实践扶技和扶智层层推进,由短期的高职学生志愿者服务向长期合作共商共建共享转化。

  (三)建立宣传引导机制,激发高职学生服务热情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面向经济落后的农村,为了激发高职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必须建立宣传引导机制,营造高职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氛围,激发高职学生服务热情。首先,高职院校要通过广播、校园网和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向学生广泛宣传。一方面,宣传实践活动先进个人、优秀团队,展示实践活动照片;另一方面,宣传国家、学校关于高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活动的鼓励优惠政策,在全校范围内形成重视和支持高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氛围。其次,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应利用报纸、网络和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活动给当地社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并及时高效地报道已取得成效典型乡镇的经验和做法,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大力支持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活动的开展。

  (四)设立专项经费投入机制,确保服务保障到位

  要把高职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设立稳定的专项经费投入,以确保服务保障到位。一是要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在学校年初经费预算中,列出、留足高职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二是制订详细的高职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教学经费使用方案,并向全校师生公布,尽量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关键之处。三是建立专项经费结算和审查制度,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报告篇3

  根据培训班安排,6月8日至11日,第三组学员赴浙江先后考察了杭州桐庐县荻浦村、环溪村,建德市齐平村、戴家村,淳安县下姜村,富阳区东梓关村、龙门古镇,湖州安吉县横山坞村、碧门村、余村等地,通过现场观摩、入户调研、研讨交流等方式,对所到村庄的产业发展模式、工作推进方式、市场运作形式等进行深入了解,基本达到了开阔视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经验的目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经验
  考察过程中,我们亲身体会到,浙江各地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所到之地村村如画、处处皆景,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兴旺发达,一派生机盎然景象。客观来讲,xx在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人文积淀等方面同浙江各区县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但经过深入思考,我们与浙江最大的差距还主要体现在发展理念和推进方式上,这方面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规划引领标准高。各考察点所在的市县(区)把规划放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依托高水平设计团队,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不贪大求洋,注重打造个性特色,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桐庐县荻浦村邀请浙江省美院参与村庄规划设计,孝义文化成为贯穿古村落建设的主题。富阳区东梓关村委托绿城设计团队(GAD)打造的“杭派民居”,成为山水相映、入乡随俗、就地取材、低碳环保的诗画江南样板。在规划体系上,以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全面制定涵盖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的规划体系,实现了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思路规划化,规划项目化,项目资金化。在规划执行上,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施工建设。所到之处,没有发现有私搭乱建等行为,很少有与整体环境不协调的建筑,做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安吉县余村以“竹海景区”定位纳入天荒坪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科学布局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坚持一张规划管到底,关停污染企业,加快旧村改造,实现了村民建房、村庄发展与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得到了有效实践。
  (二)产业融合业态新。所到村庄在业态发展上都力求创新求异,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原则,突出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的结合,跳出了“景点体验”这种传统模式,精心打造多元新业态综合体,实现了三产的有机融合。建德市齐平村采取引进农业企业、集中流转土地、统建大棚出租的方式,大力发展铁皮石斛产业,推出铁皮石斛文化养生健康旅游路线,带动餐饮、民宿、农产品销售近3000万元,实现了从经济薄弱村到“铁皮石斛特色村”的华丽转身。安吉县碧门村以“产居相融•悠然碧门”为定位,利用现有的竹制品产业,突出文创引领,搭建电商平台,培育网店30余家,电商销售年交易总额近1亿元,实现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淳安县下姜村成立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精品民宿,打造“群众观教育培训基地、彩色农业观光体验基地、旅游休闲清凉度假基地、传统手工艺品加工基地”,“下姜逐梦”荣膺千岛湖旅游新十景。建德市戴家村依托下山移民新村,建立民宿接待中心,对村民进行规范化培训,遵循统一管理、个性化服务的经营模式,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
  (三)精细管理环境美。浙江生态环境本来就十分优越。本次考察所到之处,映入眼帘的都是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画卷。更难能可贵的是村民在生态环境保护上高度自觉,无论是考察沿线还是所到村庄,不管是河道沟渠还是道路两旁,视野之内几乎看不到生产生活垃圾,这与当地政府的精细管理和群众的环保意识密不可分。安吉县余村早在2015年就率先推行垃圾不落地试点,实行“定点投放、定时收集”,每天早上垃圾清运车到村里收集垃圾,村民自觉分类倾倒,在收集过程中均做到“垃圾不暴露、转运不落地、沿途不渗漏、村容更整洁”。桐庐县环溪村探索“中国式”垃圾分类——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两类,村里大街小巷分类设置黄色、蓝色垃圾箱,每家每户统一配发分类垃圾桶,引导农户分类倾倒,分类处理。值得一提的是,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环溪村采用太阳能微动力技术,实施自动化控制运行,生活污水经过节水池、无动力厌氧池、三格人工湿地、沉砂池,最后的出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污水处理与村庄美化、环境绿化得到有机结合。
  (四)文化增色底蕴深。文化是一个地方最能够打动人心、嵌入记忆的符号。浙江各地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成为对游客最具吸引力的“软实力”。当地政府把地域文化作为提升内涵的灵魂,不遗余力的进行精准定位、深入挖掘。桐庐县荻浦村作为千年历史的“孝义第一村”,在建设发展中打造古风荻浦的品牌文化,重点挖掘古孝义文化、古戏曲、古造纸、古树木四大特色古文化。深澳村着力加强古村落保护和利用,坚持修旧如旧,不搞大拆大建,擦亮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品牌。环溪村以周敦颐后裔族据地为依托,传承爱莲文化,弘扬廉政文化。富阳区龙门古镇充分利用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优势,依托古镇千年文化积淀和山水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建设影视基地,打造运动休闲产业。特别是浙江各地在民居保护和文化展示中既突出原真性,又实现差异性,既在外部改造上展示地方风格和特色,又在内部装修上融合现代生活方式,做到了简约而不简陋,乡土而不老土,实现了传统风貌与现代设施有机统一。如荻浦村把猪圈、牛圈修缮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猪栏茶吧、牛栏咖啡屋;横山坞村十二间房民宿利用旧厂房打造充满后工业主题气息的艺术民宿,成为民宿界网红。
  (五)多元参与机制优。纵观浙江各地乡村建设,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推进,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共建理念贯穿于发展建设之中,是浙江模式成功的主要因素。政府主导,就是在规划编制、资金整合、项目监管、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做好基础性工作。桐庐县、安吉县都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投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实行以奖代补,主导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村庄整治、产业培育、改水改厕、下山移民、农居改造等建设项目。农民主体,就是突出发挥村规民约的自治作用,把重大决策、规划蓝图交给群众民主决策,不断激发农民群众、农村集体的主人翁意识和建设主体作用。社会参与,就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美丽乡村的新机制。建德市齐平村和戴家村、安吉县碧门村无不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产业经营、旅游开发,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市场运作,就是要尊重市场规律,通过公司与农民或农民合作组织合作等方式建设村庄、经营村庄,让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安吉县横山坞村以村级开发6%留用地入股新建商业楼宇、标准厂房,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60余万元。
  二、启示和思考
  当前,全区上下正在深入推进思想大解放,推动工作大提升。浙江之行,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正确理念的引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只有摒弃陈旧观念,厘清错误认识,才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征程中轻装前行。
  (一)克服妄自菲薄的思想,勇于作为。浙江经济基础好、自然禀赋好,乡村建设起点高、起步早,与之相比我们确有不少差距。但是xx作为xx主城区,生态环境、地理位置优越,山水特色、人文优势明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应该更有信心。
  (二)克服等待观望的思想,主动作为。不能把上级政策倾斜、资金投入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条件。要摒弃“等、靠、要”的错误思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有限资金,主动谋划、创新推动,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尤其是调动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有序作为。乡村振兴非一日之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乡村建设也不是简单的城市化,推倒旧居建设整齐划一的移民小区。要将精致设计、精致建设、精致管理贯穿乡村建设的始终,有序推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三、工作建议
  从这次外出学习考察的情况和浙江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探索与实践来看,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个全面的、综合的、统领农村发展全局的系统工程,政策要求严、利益关系多、推进标准高,必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紧密结合xx实际,系统设计,协同推进。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突出规划引领。邀请国内一流规划编制团队,高起点编制全区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进一步细化确定全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点和建设时序。编制规划要避免走过场、撑场面的形式主义,注重与其它各类规划融合,努力实现“多规合一”,形成城乡一体、相辅相成、互促共进的规划体系和建设思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规划执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于重点村庄,建议试行农村住房建设带图审批制度,提高现有《农宅户型设计标准图册》使用效果,严控建筑风貌。
  (二)坚持示范带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撒胡椒面”,一哄而上。要结合全区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重点做好城区周边、景区附近、公路沿线、江河沿岸村庄规划建设。加强与xx本地高校合作,每年选定一批条件较好的村开展规划建设管理的试验示范,不追求固定模式,因村制宜,突出特色,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从而以点带面,形成重点示范、梯次开花、竞相发展的乡村振兴生动局面。
  (三)加强产业支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要充分发挥xx生态环境良好、人文底蕴深厚的优势,加强产业培育,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养老、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不断增加群众收入。要树立经营村庄的理念,最大限度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借力社会资本,运用市场机制,把各村所具备的生态环境、乡土文化的优势转化为发展的显势,盘活存量资产,利用闲置资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四)注重生态治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作为乡村生态治理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农村垃圾处理要围绕推行垃圾分类和建设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开展工作,引进和应用成熟的垃圾处理技术,基本实现对农村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农村污水力求接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不能接入的,参照桐庐环溪村模式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村庄绿化重点加强房前屋后、大街小巷、庭院内外的绿化美化。要通过评选美丽庭院、文明家庭,设立“垃圾兑换超市”,引导村民培育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乡风。
  (五)促进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要坚持“利用是最好传承”的理念,注重发挥文化资源经济属性,以散落在广大乡村的古建筑、古民居为依托,大力发展具有xx特色的文化产业,打造精品民宿、修学研学、摄影写生、古道穿越等一批新型业态,实现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的转变。要深层次挖掘村庄文化元素,加强村庄文化阵地建设,把弘扬传统美德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让乡土文化回归乡村,传播正能量,树立新风尚,真正让人“看得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六)整合各方力量。整合涉农政策、资金、项目,充分发挥财政杠杆的调节和激励作用。制定农村建设工程以奖代补办法,本着“村民自筹、财政奖补、项目整合”的原则,对重点村的厕所改造、村庄绿化、民居改造、清洁能源利用、文化建设、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项目进行奖补,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引导农民利用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等平台,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达到投工投劳、出资出智共建美好家园的目的。

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报告篇4

  时间一天天过去,暑期社会实践结束也有十天了,想到当初我们顶着炎炎烈日东奔西走去了解乡村振兴的发展与进程,在我的记忆里有着许多关于“三下乡”活动的片段,在那里有贫困落后的小村庄里热情的爷爷奶奶;有认真为我们讲解乡村振兴知识的村干部;有刀子嘴豆腐心的政府职员……还有很多人情冷暖,以及我们对乡村现状的认识。

  想起我们团队刚刚成立时候的场景,那时我们团队队员之间还不是很熟悉,各自带着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梦想聚在一起。记得当时我们在一起商量了很多个社会实践主题,但最后我们选择了乡村振兴这个主题。我们好奇农村的经济文化和发展现状,因此想要了解农村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探究农村的发展奥秘和建设改革。

  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社会实践,每个人都会因为未知的将来而感到一丝丝紧张,但也被未知的事情所吸引,我们每个人都很努力怕被别人甩远。也许有些最初的队员因为有些原因而退出,但是团队每次在一起开会在一起做事大家都会提出自己的看法不断完善团队的基础。记得当初每次开会时间都很难定,我们来自不同专业,我们各有各的事情,但是大家都会为团队着想挤出自己的时间,因为我们是一个团结的团体。

   为此,以青春的名义,以时代的号召,我们将成立主题为“改革开放之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调研团。创造一个挑战自己的机会,促进十堰地区农村的发展。并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让广大农民朋友学习更多的先进思想与理念,建设一个农业强、生态美、农民富的全面发展的乡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与改革同行,与振兴为伍,与发展为伴,与复兴为友!

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报告篇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针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做出的重要选择。是用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所提出:城市反哺农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且重视程度空前绝后,上升为我们党的战略高度,写入了党章。并且为农村的发展制定了详细的计划。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自从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振兴"成为了今年两会的热词,全国各地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纷纷开展了"新农村规划",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但是进程十分缓慢,收效甚微。
  就xx村看来,我村近几年来围绕着特的现代化农业和生产经营方式现阶段已经基本完成了全面小康的目标。在村中的单亲及多子的家庭条件还是较为艰难。我到了村中居委会分别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将我村的乡村振兴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做了全面调研,对纯在的问题和我的有点看法做了一个整理和汇总,该村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调查的范围和统计类容
  此次得调查范围争对的是xx村270人,有效的基本其中男性占了72.5%;女性占27.5%。且高于60岁的老年人高达25.5%,受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上的为15.2%。集中暴露两个问题,文化水平及留守老人。
  二、村中纯在的问题
  1、就业岗位有限。与大城市相比,乡村收入水平远低于城镇,就业渠道也比较单一,且发展机会少。这导致大学生们为了养家糊口离开自己家乡,到大城市里打工发展。劳动力从农村流失,让乡村发展更是难上加难。
  2、教育资源匮乏。农村的教育落后,很多人为了孩子的未来,会选择把孩子带在大城市里。确实如此,乡村的教育,与大城市的教育是没办法比的。在师资力量,学校规模等方面,大城市的优势都是很明显的。很多人选择离开农村去大城市打拼,再苦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就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能够赢在起跑线上。这样一来,别说中青年了,小学生以后都会选择大城市。因此乡村振兴的发展艰难险阻。
  3、基础设施差。乡村的文化设施相对落后,像休闲、娱乐这样的都不能够适应人们的需求。现在的人们更是要讲究这样那样的完美的生活质量和生活体验。在大城市中,有灯红酒绿,有着非常多让人眼花缭乱的事物,像这些都是乡村里面所缺少的。而在乡村里面,人们都是过着太阳出来就工作太阳下山就休息的生活,就是这种单调简单没有乐趣的生活,这让当今的年轻人适应不了。他们喜欢在大城市和朋友一起感受夜生活,吃喝玩乐,他们已渐渐地不再习惯乡村的生活。
  4、老年人和留守儿童成为主力军,人才流失。目前很多农村都成为了“空村”,大部分的青壮年由于一直在外工作赚钱,就没怎么回来,这样导致了家里面就剩下老人和孩子,劳动能力差,对于建设新农村,也没有太大的概念。近年来的农村空气污染严重等问题,也影响了村民回乡发展。
  三、乡村振兴的发展路线
  1、以市场为主导,推动旅游持续发展。持市场的主导地位,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走市场化道路,持续发展乡村。农村那优越的自然风景是城市难以赶上的,是城市所缺少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乡村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乡村特色,吸引广大群众来乡村。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服务质量更优越。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者选择旅游地的重要参考资料。政府应该集中精力解决好乡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乡村公路建设,打通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高效交通。
  3、打造乡村特色品牌,跟上时代步伐。我们可以打造那些城市所没有的东西,比如说可以把村民的房子改成游客在旅游途中的住宿;可以把农庄庄园打造成游客的休闲场所;还可以打造各种含有乡村特色的乡村酒店、乡村的度假旅游区等。整合城与乡的各种要素一起发展,打造更多的美好的有关于乡村特色的生活场景,让特色的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焕发它应有的生命力。
  4、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在中国,许多现在被我们所熟知的各界名人,他们的出身都不是那么富裕高贵。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那么优秀的先天条件,而那恶劣的环境正好将他们打造得更加坚强,更加的有毅力。而中华人民基数本来就十分的大,其中占大部分的还是乡村里的农民。现在的中国富起来了,但那只是城市的富裕,只是少数部分人的富裕。乡村的富裕情况才真正决定了中国的富裕。人不能忘本,乡村是生我育我的家乡,即便乡村经济落后,但在我们有能力给它做出改变时,我们就应该尽其所能。
  5、传承发展农耕文化。应当因地制宜,加强本地的文明建设在引进的同时还要注意要将自身的文明发扬广大。以建设美丽乡村为主题,尽可能的保留着地方的风土人情。在脱贫的同时也注意实现精神文明建设,让精神和物质双丰收。这样新的精神也可让地方的物质方面的到改善相辅相成。
  四、总结
  这次调查让我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策略的重要意义。农村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现如今我国经济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城市的现代化有的已经超出了一下较为知名的城市,所以也要开始着手于解决乡村城市二元化的问题,让农村和城市共同进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报告篇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今年年初,中央、省委、市委对乡村振兴战略作了全面部署,分别下发了“一号文件”,明确了一系列目标、措施和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作为国家战略,它是关系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国家总布局,它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在高阳县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关系到全县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镇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关系到全县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战,顺利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为此,结合我县实际,在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和具体做法,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成效
  今年以来,我县按照中央、省、市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重点抓好乡村振兴工作,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是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及示范区建设工作
  制定下发《高阳县乡村振兴工作要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搞好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要求各乡镇(街道办)、相关部门按照责任分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①1+5规划体系编制。按照省、市文件要求,结合县情实际,《高阳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委托第三方制定,5个方案由相应的部门承接,正在制定中。
  ②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情况。选定高阳县庞口乡村振兴示范区为我县的示范区,已经制定工作方案,先期对南庞口村、北庞口村进行了大范围环境整治,下一步将对村内街道、村民活动广场进行美化、绿化、亮化工作,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
  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①农村厕所改造工作。今年是厕所革命攻坚年,省安排专项资金643万元,县级安排专项资金400万元。3月份,到廊坊、文安、任丘的厕具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对比厕具质量、价格等。5月7日,组织相关人员去涿州、曲阳考察学习农村厕所改造有关事宜,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我县2019年农村旱厕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农村厕具进行政府采购招标,施工建设与安装以乡镇、村为主体进行招投标,资金采取先建后补形式。6月12日,邀请省卫健委丁战辉处长组织召开了全县农村改厕工作培训会,6月17日,省、市就改厕工作召开调度会,我县被定为三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要逐步提高),要求各县结合实际调整改厕任务数,我县根据改厕资金情况给市里报的调整数是8000座,待省里开常委会后下发各县。目前,正在进行厕具招投标。招标完成后,在白洋淀上游1公里范围内的39个村整村推进改厕工作。
  ②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高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先后召开3次会议 ,动员全县党员干部搞好村庄清洁行动,目前脏乱差基本得到有效解决,卫生状况基本达到干净、整洁、美好。
  ③高速沿线集中整治工作。高阳县高速沿线涉及3个乡镇,5个村庄,分别是西演镇北辛庄村,庞家佐乡大兴庄村、北归还村,庞口镇安庄村、北柳庄村。经多次督查,要求有关乡镇进行整改,并建立台账。目前,庞口镇安庄村、庞佐乡大兴庄村对村里坑塘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恢复了坑塘原貌。
  三是农业产业化工作
  ①完成对13个国家、省、市重点龙头企业的监测和服务,按时完成上年年填报表工作。
  ②完成保定硕丰农产股份有限公司为2019年创新型农业企业申报工作。
  ③完成保定硕丰农产股份有限公司申报2019年度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建设项目工作。
  ④高阳县硕丰现代农业园区被列为河北省农村创业创新园区,为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平台。
  ⑤新增辛立庄葡萄种植、魏庄蚂蚱养殖“一村一品”示范经济村建设,发展规模经济,巩固壮大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⑥今年我们主动和市、县统计部门沟通联系,争取把更多的企业列入农业产业化统计范畴,力争今年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所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目标
  ①稳步推进农村改厕施工工作,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今年任务目标。
  ②9月底,基本完成164个村村庄清洁行动“五清三建一改”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
  ③继续加强对13个国家、省、市重点龙头企业的监测和服务,较好地完成下半年填报表工作。争取培树2-3家市级龙头企业。
  ④赵官佐、莘桥、东赵堡3个中心村积极完善开工前的各项手续,争取10月份开工建设。
  三、剖析瓶颈问题
  为把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贯彻好、领会好,高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实施,成效显著,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成为制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瓶颈因素。
  一是农村人才资源要素较少。农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匮乏,农业技术指导、管理服务跟不上。有许多在外务工和在县城打工的人从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里。另外,近年来,随着全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市的发展理念、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要素不断吸引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农村的资源要素已不能满足现在年轻人的发展,导致人才资源要素向本地回输较少,输血功能较弱。
  二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压力仍然很大。农村垃圾服务设施仍不完善,垃圾处理办法陈旧老套,村民环卫意识不强,环境整治资金缺乏,造成部分村环境仍存在“脏、乱、差”现象。
  三是各村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仍旧存在。一方面是村与村之间的发展差距明显,有的村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条件,发展接近小康水平,有的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集体经济不强。另一方面是不同领域的人群收入差距悬殊,伴随有一定的社会矛盾隐患。同时,干群关系有待进一步加强,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实、落地,促进全镇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是农业发展的内部支撑因素仍需进一步加强。一是农
  业大而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发展不足,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一二三产融合度不深。二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绝大多数农产品仍然以卖原料为主,分散经营的大多数农产品可追溯体系难以建立,质量难以取信于众。三是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农业品牌培育力度不够,知名品牌总量少,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为主。四是依靠农业自身积累发展产业的模式没有太大改观,融资手续繁杂,时间长、可抵押担保物少、贷款数额小、周期短等问题仍然存在。
  四、意见建议
  下一步要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主要矛盾,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以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 字方针为指导,振兴农业产业,促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促城乡和谐,带动绿色发展,促乡村美丽。牢牢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①加快补齐突出短板。要以完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把道路、自来水管网、污水管网、通信、物流等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让广大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
  ②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在资金使用上,重点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引导产业发展、支持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同时,各级财政要逐步增加资金投入,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帮扶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农民投入资金,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更好。
  ③依法简化项目程序。相关职能部门加大项目手续办理方面的工作支持、业务指导,依法简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和招投标程序。
  二是搞好顶层设计,一张蓝图绘到底。
  ①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突出城镇带动战略。着眼于优化人口与生产力布局,从产业、居住、文化、教育、保障、公共服务等层面综合考虑乡村发展,以产业集聚区、城镇新型农村、新型社区为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城市辐射乡村的城乡融合体。
  ②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全面树立城乡发展“一盘棋”思想。与国民经济增数相适应,建立“三农”投入增长机制,财政新增资金更多地投入农业农村。对于经营主体无力经营或利益不大的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领域由政府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有计划、按步骤建设。把项目资金的整合权更多的下放给镇街。
  ③统筹乡村产业布局,确立适合区域化、规模化发展的优先及重点产业。建立科学的产业发展保护体系,发挥好政策的导向作用。在政策项目扶持上要有所偏重。按照当地资源禀赋的要求,遏制小而散、小而全的产业,避免浪费资源环境,禁止在不适合区域发展相应产业的作法。
  三是尊重市场规律,明确政府职责。全方位、大尺度地改革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要在放管服上下功夫,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进一步规范和明确政府职责,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①科学制定农业支持保护的政策体系。包括调整和完善原有的政策,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十九大精神相适应的新政策等,鼓励什么、限制什么、惩治什么都要十分明确,通过政策这个指挥棒,解决市场失灵方面的问题。
  ②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重点是在项目审批、权利下放、土地流转、农业保险、融资保、用地用水用电、减轻企业负担、绿色通道等方面,规范部门职责,防止不作为。同时,更要防止添乱添堵的乱作为。
  ③加大重点产业的组织保障。建立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的工作队伍、技术队伍,健全网络,配齐人员,保障经费。

热门标签:
《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报告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报告六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