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九篇 - 经济论文 - 无忧范文网~

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九篇

时间:2021-06-14 经济论文 点击:

国际贸易又称贸易,是指货物和服务的跨境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组成,故又称进出口贸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的文章9篇 ,欢迎品鉴!

【篇一】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起始于重商主义学说,其后经过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李斯特以及当代的克鲁格曼,杨晓凯等人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经济学的一个独立分支而获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到当代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都是各国间的贸易活动寻求适当的理论解释的途径和办法。从国际贸易理论的综述可以了解到,发展中国家参与,虽然可能会使其贸易和环境受损或者说是恶化,但是绝不可以因此否定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积极作用。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在保持原有的优势基础上,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更良好的平台。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国家;高科技产业

  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008-02

  一、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完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为三个代表。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李嘉图将绝对优势理论进一步发展,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优取重,两劣取轻”,这就是经典的比较优势理论。亚当·斯密与李嘉图的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假定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用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认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供求关系不同,导致两国间要素的价格差异,而投入要素价格的差异导致两国商品生产成本的差异,生产成本的差异形成不同国家商品的价格差异,进而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贸易可以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势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在H-O定理中,俄林将贸易模式进一步表述为:一国出口的应该是那些密集地使用本国较为丰裕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是那些需要在生产上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因此,其结论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一样,认为自由贸易对于各个贸易参加国都是有利的。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贡献在于进一步丰富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在俄林的模型中,劳动不再是唯一的投入,但生产的技术条件及规模报酬仍然不变。要素禀赋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曾经在很长时期内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

  从“绝对优势理论”到“比较优势理论”,进而到H-O四大定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一直遵循着完全竞争、报酬不变、同质产品等古老的假定。总体看来,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没有脱离比较优势的理论框架。

  二、国际贸易的新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中国家的出现以及国际分工的重要发展,国际贸易达到任何时间都没有达到的发展。然而,与经典贸易模型所预测不相符合的是战后的贸易模式并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相违背。美籍学者瓦西里·里昂惕夫首先发现这样问题。他运用经验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美国的贸易有悖于H-O理论。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的出现挑战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也加速促使战后一系列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的诞生。包括新要素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的诞生都依托战后国际贸易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战后的国际贸易理论也在解释新出现的现实问题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当代国际贸易中出现了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贸易”发展、区域集团内部贸易发展、制造业内部贸易发展、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增长、加工贸易和软件外包等新的贸易方式出现。这些新的贸易方式与过去时贸易理论不完全相吻合。针对现实中国际贸易大量存在的同类产业内部这一现象,从20世纪70年代末,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推翻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不变的假设,建立了一个不完全市场、存在规模经济和产品异质性的产业内贸易模型。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和这新新型产业在贸易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由于产业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学家陆续建立模型对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进一步的探讨。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出现以及加工贸易、外包业务的出现,推动了包括跨国公司内贸易理论、一体化贸易理论以及产品内贸易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当然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注重食品药品等涉及人类生活方面的安全。这是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三、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学家对产品内贸易现象的关注代表着贸易理论进一步微观化趋势。产品内贸易是由垂直专业化引起的中间投入品贸易,加工贸易是产品内贸易主要的表现形式。经济学家从垂直专业化的角度对国际贸易内容进行了新的划分,并且在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以及产业组织与契约理论等不同理论下对产品内贸易进行研究。在以产品内贸易为对象的理论框架下对标准国际贸易理论体系进行新的理论整合和补充,将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延伸到了产品生产的工序和区段层面。经验数据显示,在生产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全球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企业规模、利润和国际经营行为有诸多异质性,因此需要研究企业个体特征在企业国际扩张选择中的作用。然而,由于新贸易理论采用对称性企业假设,一体化均衡下同一产业内企业定价、产量、利润、收益和外贸参与程度相同,企业无任何差异,因而它无法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后获得的微观数据,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摒弃技术对称以及研究企业异质性作用的贸易理论。

  四、总结

  中国现阶段还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有着重大的作用,经济发展也是我国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无论是自由贸易的政策还是战略性贸易保护的政策,选择的依据都是如何使本国的利益最大化,这种利益不仅从静态上评估,也要从动态上考虑对什么产业采取什么政策都要有精确地利弊分析,国际贸易新理论不是告诉我们应不应该保护的问题,而是为了我们贸易政策的选择给予更多的考虑问题。我们应该在优势上取得经济上的突破性的发展,大力发展科技新型产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才国伟,舒元.我国对外贸易与世界技术扩散[J].国际贸易问题,2009(11).

  [2]ArndtSvenW,PreferenceAreasandIntra-ProductSpecialization,GlobalizationandPoliticalEconomyofTradePolicy(APFPress2001):237-249.

  [3]陈晓文.国际商务[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6).

  论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过程

【篇二】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既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也指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法和路径,为我们提供了理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做好新时代水利企业改革发展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 

  山东恒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山东黄河首家企业集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施工为主,集跨河交通、引黄供水、房屋租赁、技术咨询服务等多种经营为一体综合发展的优秀企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市场影响经营风险逐步显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务之急。同时,作为黄河企业,能持续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为黄河真正成为幸福河作出应有的贡献,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创新党建思维拧紧责任链

  要坚守初心使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黄河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要靠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这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也是独特优势。服务服从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应成为黄河企业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担当。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定海神针”,企业党组织应充分发挥引领谋划、统领全局作用,强组织、强素质、强作风、强管理,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得到坚决贯彻落实。通过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党支部建设标准化;通过党员管理实效化,学习教育多样化,典型引领长效化,实现党员管理规范化;通过抓好“三会一课”,开好组织生活会,深化作风建设,实现组织生活常态化;通过制度先行立规范,创新流动党员管理,延伸党建管理链条,实现制度落实精准化。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在高质量发展中争当“头雁”,履职尽责,走在前列;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办、同考核”,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 

  二是创新党建思维,夯实发展根基。通过抓党建、带队伍、促业务,实现“队伍同心”“目标同向”“发展同步”,确保党员干部工作在状态、精神在状态、责任在状态、作风在状态。“队伍同心”就是党支部班子“稳心”,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党员干部“塑心”,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职工群众“聚心”,充分发挥团结带动作用。“目标同向”就是党支部把方向,打造“红色引擎”;党员亮形象,争当“红色先锋”;员工展志向,激活“红色细胞”。“发展同步”就是步调一致,党支部全面引领;步伐坚定,引领项目施工;步稳行远,引领市场开发。 

  坚持底线思维提升价值链

  要提高防控能力,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风险意识,着力防范化解风险,是落实好“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治水总基调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是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强化经营风险监管。建立精准量化考评机制,明确项目认定和奖惩标准,激发干部抓项目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更加有力有序有效。建立健全在建项目质量、工期、安全和财务督察监管机制,提高对在建项目的管控能力。采取“硬核”措施,做到两个“严格”,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严格执行项目风险管理评估论证制度,规范投标内部审核程序。两个“严禁”,严禁承接风险大、隐患大的项目;严禁以包代管,所有分公司和项目管理必须“以我为主”。两个“加强”,加强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加强项目资金管控,严密监控资金的循环和流向。统筹驻外分公司管理,坚持有所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下足功夫。 

  二是抓实抓细抓落地,强力推进在建项目施工。施工项目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是抓好重点工作攻坚的主战场,是牵引全年工作的“牛鼻子”。加强统筹协调,强化项目管理,建立多部门联动监管机制,严格在建项目检查,督促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努力提高合同履约监管能力。抓好责任落实,细化工作任务,把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落实落细落小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责任人,制订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细化为配档表和施工图,以责任制促落实,以责任制问进度、问质量、问成效。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内控管理,结合项目实际,落实重点工程专人负责制,派驻项目部或技术人员,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把工地变为阵地,现场变为战场,进度变为尺度,以奔跑的姿态前行,用决战的状态实干,以高质量项目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是保持定力、持续发力,着力推进企业规范化管理。按照黄委“规范管理,加快发展”总体要求,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内控和监管制度体系,用完善的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并强化制度的执行和落实。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落实重大事项上报制度、三重一大制度;严格按照《公司法》召开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建立集体决策及董事会议事制度。加强职代会建设,完善民主议事会制度;及时了解员工诉求,解决职工关心难题,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严格按照标准化程序和因素要求管控安全生产管理,深入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目标。 

  强化系统思维延伸产业链

  要践行责任担当,加快企业高质量发展。坚持重点突破,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攻坚克难的一大“法宝利器”。强化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意识和担当意识,实现从机会成长转向战略成长,从规模成长转向品质成长,从高速成长转向高质量成长。 

  一是整体突破和重点推进,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整体突破和重点推进,就是对于市场开发资源全面分析比对,善做“加法”和“减法”,敏锐捕捉市场机会,提高市场占有率。做好“加法”,抓住新旧动能转换和携河发展的机遇,发挥产业链比较优势和战略性资产整体优势,拉伸产业链条,谋划好跨河交通及水库建设等长效经营项目,加快推进多元经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弥补治黄事业经费不足,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做好“减法”,实现要素配置效率和效益最大化,按照突出重点、稳中求进的要求,强化市场经营开发工作,细分周边市场,深耕当地市场,统筹外地市场;坚持科学管理,优化部门设置和人员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助力黄河生态保护。绿色发展、良好生态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过去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黄河企业整体上都具有黄河生态保护的使命与担当,必须树立长远眼光、强化战略思维,做好治水理水、护水强水的文章,使生态保护成为黄河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作为神圣使命坚定不移地传承。水资源是所有生命体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为了子孙后代幸福,必须保护好水资源。尤其作为黄河企业,与水资源保护联系甚为密切,施工技术更要基于绿色环保理念,打造绿色标准化工地,将对水体污染减少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黄河企业在积极参与黄河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施工时,践行绿色环保理念,严格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更加注重施工过程的环保水保、文明施工等措施,开展技术创新,尽量使用绿色施工技术,严把安全生产关,严把项目效益关,建成经济效益一流、社会效益一流、生态效益一流的精品水利工程,打造生态环保“标杆工程”,打造幸福黄河“样板工程”。 

  树立人才思维打造人才链

  要推进人才强企,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人才队伍,必须坚持把人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体系必须能够支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战略实施。这就需要我们把控好内强素质、外引人才这个关键,在准确理解和把握人才内涵的基础上,建立内部人员培养体系和外部人才吸纳体系。这就需要我们以完善人才管理体系为支撑,推进用人体制和激励机制改革,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探索适合企业特点的分配制度改革,提升员工队伍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注重培养选拔人才。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打破用工界限,打破身份界限,不拘一格用人才,不拘一格育人才,实现同岗同酬、同工同酬。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坚持从发现储备、培养锻炼、选拔使用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安排跨部门、跨岗位进行锻炼,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生产和营销一线锻炼,更加注重在一线识别选用“创新型、实战型”干部。注重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组建互动的学习型团队,将每个独立的能量体聚合起来形成强大的磁场,实现个人能力和团队精神的深度融合。学习能力是企业的最终竞争力,建立全过程的跟踪考核评价培训学习新模式,形成人才思维和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是完善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制定企业干部员工考核评价的系列办法,建立公司目标、市场目标和部门工作目标相结合的多维度绩效考评机制,实现公司经营业绩与组织绩效、岗位绩效的同步传递和目标压力的层层传导。搞活收入分配机制,完善企业差异化薪酬分配方法,依法行使内部薪酬分配权,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并举、效率和公平并重,既符合市场一般规律又体现黄河企业特点的分配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必须迈过的坎,每个产业、每个企业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往前走。”黄河企业使命在肩,初心如磐,必须挽起袖子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拧紧责任链、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打造人才链,按照“严格化、精细化、标准化、高效化”要求,奋力实现事业进步、单位发展、职工受益的目标。

【篇三】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起始于重商主义学说,其后经过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李斯特以及当代的克鲁格曼,杨晓凯等人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经济学的一个独立分支而获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到当代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都是各国间的贸易活动寻求适当的理论解释的途径和办法。从国际贸易理论的综述可以了解到,发展中国家参与,虽然可能会使其贸易和环境受损或者说是恶化,但是绝不可以因此否定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积极作用。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在保持原有的优势基础上,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更良好的平台。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国家;高科技产业

  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008-02

  一、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完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为三个代表。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李嘉图将绝对优势理论进一步发展,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优取重,两劣取轻”,这就是经典的比较优势理论。亚当·斯密与李嘉图的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假定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用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认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供求关系不同,导致两国间要素的价格差异,而投入要素价格的差异导致两国商品生产成本的差异,生产成本的差异形成不同国家商品的价格差异,进而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贸易可以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势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在H-O定理中,俄林将贸易模式进一步表述为:一国出口的应该是那些密集地使用本国较为丰裕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是那些需要在生产上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因此,其结论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一样,认为自由贸易对于各个贸易参加国都是有利的。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贡献在于进一步丰富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在俄林的模型中,劳动不再是唯一的投入,但生产的技术条件及规模报酬仍然不变。要素禀赋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曾经在很长时期内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

  从“绝对优势理论”到“比较优势理论”,进而到H-O四大定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一直遵循着完全竞争、报酬不变、同质产品等古老的假定。总体看来,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没有脱离比较优势的理论框架。

  二、国际贸易的新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中国家的出现以及国际分工的重要发展,国际贸易达到任何时间都没有达到的发展。然而,与经典贸易模型所预测不相符合的是战后的贸易模式并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相违背。美籍学者瓦西里·里昂惕夫首先发现这样问题。他运用经验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美国的贸易有悖于H-O理论。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的出现挑战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也加速促使战后一系列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的诞生。包括新要素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的诞生都依托战后国际贸易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战后的国际贸易理论也在解释新出现的现实问题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当代国际贸易中出现了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贸易”发展、区域集团内部贸易发展、制造业内部贸易发展、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增长、加工贸易和软件外包等新的贸易方式出现。这些新的贸易方式与过去时贸易理论不完全相吻合。针对现实中国际贸易大量存在的同类产业内部这一现象,从20世纪70年代末,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推翻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不变的假设,建立了一个不完全市场、存在规模经济和产品异质性的产业内贸易模型。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和这新新型产业在贸易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由于产业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学家陆续建立模型对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进一步的探讨。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出现以及加工贸易、外包业务的出现,推动了包括跨国公司内贸易理论、一体化贸易理论以及产品内贸易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当然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注重食品药品等涉及人类生活方面的安全。这是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三、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学家对产品内贸易现象的关注代表着贸易理论进一步微观化趋势。产品内贸易是由垂直专业化引起的中间投入品贸易,加工贸易是产品内贸易主要的表现形式。经济学家从垂直专业化的角度对国际贸易内容进行了新的划分,并且在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以及产业组织与契约理论等不同理论下对产品内贸易进行研究。在以产品内贸易为对象的理论框架下对标准国际贸易理论体系进行新的理论整合和补充,将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延伸到了产品生产的工序和区段层面。经验数据显示,在生产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全球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企业规模、利润和国际经营行为有诸多异质性,因此需要研究企业个体特征在企业国际扩张选择中的作用。然而,由于新贸易理论采用对称性企业假设,一体化均衡下同一产业内企业定价、产量、利润、收益和外贸参与程度相同,企业无任何差异,因而它无法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后获得的微观数据,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摒弃技术对称以及研究企业异质性作用的贸易理论。

  四、总结

  中国现阶段还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有着重大的作用,经济发展也是我国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无论是自由贸易的政策还是战略性贸易保护的政策,选择的依据都是如何使本国的利益最大化,这种利益不仅从静态上评估,也要从动态上考虑对什么产业采取什么政策都要有精确地利弊分析,国际贸易新理论不是告诉我们应不应该保护的问题,而是为了我们贸易政策的选择给予更多的考虑问题。我们应该在优势上取得经济上的突破性的发展,大力发展科技新型产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才国伟,舒元.我国对外贸易与世界技术扩散[J].国际贸易问题,2009(11).

  [2]ArndtSvenW,PreferenceAreasandIntra-ProductSpecialization,GlobalizationandPoliticalEconomyofTradePolicy(APFPress2001):237-249.

  [3]陈晓文.国际商务[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6).

【篇四】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

一、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

随着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可,越来越多国家积极响应和参与进来,只有进一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才能更有助于将我国的发展理念、人才、资金、技术、标准等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工程承包行业的竞争与合作,从整体上提升对外承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以市场为中心,寻求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

首先,企业要树立支柱市场的概念,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数量众多,从行业整体统计数据来看,亚洲、非洲市场的营业额占到总体的80%左右,每家企业往往在亚洲、非洲等多个国别市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点多面广,资源分散,企业需要在此基础上采取市场聚焦战略,结合自身优势、国别市场特点,锁定重点发展的目标市场,深耕细作,培养成为企业海外发展的支柱市场、“现金牛”市场,以此来辐射和反哺其他国别市场的经营开发。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企业只有找准目标支柱市场,属地扎根,立足当地市场发展,才能实现发展规模和内在质量的共同提升。

其次,企业要树立竞争高端市场的目标,高端市场既包括发达国家市场,也包括潜力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比如金砖国家市场。高端市场往往具有进入门槛高、技术标准和环保要求严格、更加重视国际规则和社会责任等,适应高端市场环境的过程,也是企业自身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三、发挥投资引领转型作用,把握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目前,投资在引领对外承包工程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重视吸引私人资本、外国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PPP、BOT等方式成为在当地经营开发的主要模式,项目的投建营一体化也逐渐成为重要趋势;相当数量的公共工程项目、重大项目对承包商的投资和融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成为项目能否成功运作实施的关键。

从长期来看,以投资牵引带动传统工程承包业务,是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实现产业链向前后端延伸,促进由传统承包商向投资商、运营商、服务商转变,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同时,通过境外股权投资的方式,针对高端市场的本土企业进行战略性并购,是进入高端市场、进行全球化布局、提升国际化水平的有效路径。

四、推动工程技术标准国际化,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

推动中国工程技术标准的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工程技术标准的制定是我国对外承包企业参与全球行业治理的重要方面,当前国际工程承包领域,工程设计、建设标准普遍采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标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从理念转变为行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使用中国标准,中国标准的使用主要依托国内企业境外EPC项目,采用中国标准的EPC项目占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比重已经由2015年的大约19%提升至2017年的39%。

在EPC模式成为对外承包工程主流的情况下,随着境外投资引领和带动作用的发挥,EPC+F、BOT、PPP等新模式将发挥更大作用,这将为中国标准的应用创造更多机遇,而中国标准的采用,将有助于国内设计咨询、工程装备等业务开拓国际市场和发展空间,促进和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站在全行业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推动中国标准在国际市场的应用。

五、完善相关支撑体系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性

随着我国对外承包业务规模、市场范围、境外资产及人员数量的不断扩大,以及企业从传统市场向新兴市场、高端市场发展,从传统设计施工承包模式向投资带动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随之而来。只有重视并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才能真正实现规模提升、运营高效、风险可控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的关注度逐步增加,并对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期望,国家相关部委对国内企业在境外履行社会责任也高度重视,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该牢固树立社会责任理念,健全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提升社会责任管理绩效,围绕当地民生发展需求,落实低碳环保理念,争做“民生承包商”、“绿色承包商”,在高质量发展中体现企业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担当。

健全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驱动作用,依托境外重大项目,积极开展科技领域国际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巩固和增强企业在核心领域、传统主业的技术优势,努力突破一批重大核心技术,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中高端转移。

【篇五】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分为重商主义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里昂惕夫之谜、相互需求理论。

  (一)、重商主义理论(15世纪17世纪)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建立起来的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

  产生背景:15世纪以后,社会财富由土地转向货币,货币被认为是财富的代表形式和国家富强的象征。外贸被称为是财富的源泉。

  主要内容:1、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积累财富2、货币是一国财富的根本3、获取财富的途径是对外贸易顺差4、国家的政策:奖出限入5、各国间的贸易是:零和博弈重商主义理论的两个发展阶段:

  货币差额论:(15世纪16世纪中期)

  直接控制货币流动,禁止金银输出,在对外贸易上遵循少买多卖的原则,使每笔交易和对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

  贸易差额论:(16世纪后半期17世纪)

  反对国家限制货币输出,认为会招致其他国家的报复。认为对外贸易能使国家富足,但必须谨守进出口贸易额顺差的原则。

  (二)、绝对优势理论(18世纪)

  产生背景:1、实践背景: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手工业正向机械大工业过渡。英国是当时世界贸易的中心,工业发展领先于其他国家,迫切需要突破重商主义奖出限入、反对金银外流等思想的束缚,进口原料,发展工业生产。2、理论背景: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发表

  绝对优势理论观点概括: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以绝对低于他国生产成本的商品进行交换,可以享受分工带来的利益,这样会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使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

  (三)、比较优势理论(19世纪)

  产生背景:1、理论背景:亚当·斯密:《国富论》;1815年,罗勃特·托伦斯:《关于玉米对外贸易的论文》提出比较优势的概念;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善:劳动价值论。2、实践背景:19世纪初期,英国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基本概念:古典定义: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相对地比另一国低。新古典解释:指一国以比另一国低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商品的能力。

  (四)、要素禀赋理论(20世纪)

  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

  (五)、里昂惕夫之谜(20世纪)

  代表人物:瓦西里·里昂惕夫,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

  背景:利用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所用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的数据来检验H-O模型,结果却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引发了持续一代人的争论。里昂惕夫对要素禀赋模型的检验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六)、相互需求理论

  代表人物:约翰·穆勒

  相互需求理论简介:相互需求法则:一方出售商品是购买对方商品的手段,即一方的供给是对对方商品的需求。供给和需求也就是相互需求。在互惠贸易的范围内,两国间商品交换比例(贸易条件)是由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的。当两国间商品交换的比例与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之比相等时,两国的贸易达到均衡。

  二、新国际贸易理论

  新国际贸易理论分为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偏好相似理论

  (一)规模报酬递增理论(20世纪)

  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1985年和艾涵南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一书中提出的。

  基本论点:规模报酬递增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因此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

  (二)技术差距理论(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波斯纳于1961年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

  主要观点: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论认为,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意味着一定的要素投入量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样技术进步会对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各国产品的比较优势,对贸易格局的变动产生作用。因而,技术差距也是国家间开展贸易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雷蒙德·弗农于1966年在《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

  主要观点:由于技术的传递和扩散,不同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地变化,新技术和新产品像波浪一样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之间推进。

  (四)产业内贸易理论(20世纪70年代)

  背景: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的60、70年代,国际贸易呈现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大类型。产业内贸易:相似的或相同的产业内相似产品的交换贸易。产业间贸易:不同产业之间完全不同的产品交换。

  高收入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呈现明显的相似性,即高度发达的、类似的工业国之间的贸易中,横向制成品的贸易增长快速,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则相反。

  (五)偏好相似理论(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在1961年出版的《论贸易和转变》一文中提出的。

  主要观点:偏好相似理论认为,一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水平提高会使得该国的代表性需求向着某种比较昂贵的商品移动。不同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商品需求偏好也不同。

【篇六】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

  (1919—1927)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采取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采取的依靠广大群众的革命方法,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推动下,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举行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下进行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国民党中的先进人士一起,在北伐军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基础。在斗争的关键时刻,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发生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这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1927—1937)

  1927年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新军阀的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党领导根据地人民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连续多次击败国民党的军事“围剿”.

  在革命走向复兴的时刻,党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使党再次受到严重损失。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随后,党领导红军以异乎寻常的坚强毅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1937-1945)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的纲领,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道路。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人民武装深入敌人后方,发动人民群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抗日民主政权。根据地军民逐步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党领导敌后军民坚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并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妥协逆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战争(1945-1949)

  1946年6月底,国民党统治集团,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挫败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并转入战略进攻。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踊跃支援前线。国民党统治区掀起的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运动,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路线。“中间路线”遭到破产,人民民主统一阵线更加巩固和扩大。国民党政府陷入了全民的包围中。党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立新中国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全面建设(1949-1956)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中国历史从此开始了新的纪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愈战争创伤,调整旧中国的经济结构,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在党的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大规模地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消灭了剥削阶级,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我国尔后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各方面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左倾教条主义,亦称“本本主义”,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左倾教条主义的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教条主义轻视实践、割裂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教条主义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曾给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危害。

  “左”倾

  左倾是指政治上追求进步、同情劳动人民的倾向。而带引号的“左”倾,则是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陷入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左”倾思想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采取盲动的冒险的行动;或者在革命组织内部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政策;或者在同盟军问题上实行关门主义,打倒一切。“左”倾思想如果形成为系统完整的路线并在实践中执行,便成为“左”倾机会主义或叫“左”倾冒险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出现过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1931~1934年,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在党内统治长达4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理论上、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表现得最为充分和完备,影响最深,危害最大。在社会主义时期,1957~1976年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大跃进、“”过程中发生的错误行为,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左”倾和右倾一样都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因此既反对右,也反对“左”。

  右倾

  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右倾思想如果形成为系统完整的路线,并在实践中贯彻执行,便成为右倾机会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在政治斗争中往往放弃原则,牺牲无产阶级根本利益而求得妥协,又叫右倾投降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原则,在革命斗争中过高估计敌人力量,过低估计革命力量,不敢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斗争,坐失有利时机,甚至悲观失望,退却逃跑。北伐战争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发展为投降主义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表现为不是放手发动工人、农民起来斗争,而是放弃党的领导权,致使党不能组织有力的斗争。抗日战争初期,曾经犯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王明,在只要联合,不要斗争,“一切通过统一战线”,以退让求联合的思想指导下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把抗日领导权交给蒋介石,严重影响了江南新四军的发展。右倾和“左”倾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都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它们虽是从两个各不相同的极端出发,但思想基础都是主观主义,因此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马克思主义者在政治斗争中,既反对“左”倾,也反对右倾。

  教条主义

  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教条主义亦称“本本主义”。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教条主义轻视实践、割裂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教条主义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曾给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危害。

【篇七】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分为重商主义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里昂惕夫之谜、相互需求理论。

  (一)、重商主义理论(15世纪17世纪)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建立起来的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

  产生背景:15世纪以后,社会财富由土地转向货币,货币被认为是财富的代表形式和国家富强的象征。外贸被称为是财富的源泉。

  主要内容:1、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积累财富2、货币是一国财富的根本3、获取财富的途径是对外贸易顺差4、国家的政策:奖出限入5、各国间的贸易是:零和博弈重商主义理论的两个发展阶段:

  货币差额论:(15世纪16世纪中期)

  直接控制货币流动,禁止金银输出,在对外贸易上遵循少买多卖的原则,使每笔交易和对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

  贸易差额论:(16世纪后半期17世纪)

  反对国家限制货币输出,认为会招致其他国家的报复。认为对外贸易能使国家富足,但必须谨守进出口贸易额顺差的原则。

  (二)、绝对优势理论(18世纪)

  产生背景:1、实践背景: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手工业正向机械大工业过渡。英国是当时世界贸易的中心,工业发展领先于其他国家,迫切需要突破重商主义奖出限入、反对金银外流等思想的束缚,进口原料,发展工业生产。2、理论背景: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发表

  绝对优势理论观点概括: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以绝对低于他国生产成本的商品进行交换,可以享受分工带来的利益,这样会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使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

  (三)、比较优势理论(19世纪)

  产生背景:1、理论背景:亚当·斯密:《国富论》;1815年,罗勃特·托伦斯:《关于玉米对外贸易的论文》提出比较优势的概念;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善:劳动价值论。2、实践背景:19世纪初期,英国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基本概念:古典定义: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相对地比另一国低。新古典解释:指一国以比另一国低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商品的能力。

  (四)、要素禀赋理论(20世纪)

  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

  (五)、里昂惕夫之谜(20世纪)

  代表人物:瓦西里·里昂惕夫,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

  背景:利用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所用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的数据来检验H-O模型,结果却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引发了持续一代人的争论。里昂惕夫对要素禀赋模型的检验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六)、相互需求理论

  代表人物:约翰·穆勒

  相互需求理论简介:相互需求法则:一方出售商品是购买对方商品的手段,即一方的供给是对对方商品的需求。供给和需求也就是相互需求。在互惠贸易的范围内,两国间商品交换比例(贸易条件)是由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的。当两国间商品交换的比例与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之比相等时,两国的贸易达到均衡。

  二、新国际贸易理论

  新国际贸易理论分为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偏好相似理论

  (一)规模报酬递增理论(20世纪)

  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1985年和艾涵南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一书中提出的。

  基本论点:规模报酬递增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因此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

  (二)技术差距理论(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波斯纳于1961年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

  主要观点: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论认为,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意味着一定的要素投入量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样技术进步会对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各国产品的比较优势,对贸易格局的变动产生作用。因而,技术差距也是国家间开展贸易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雷蒙德·弗农于1966年在《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

  主要观点:由于技术的传递和扩散,不同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地变化,新技术和新产品像波浪一样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之间推进。

  (四)产业内贸易理论(20世纪70年代)

  背景: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的60、70年代,国际贸易呈现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大类型。产业内贸易:相似的或相同的产业内相似产品的交换贸易。产业间贸易:不同产业之间完全不同的产品交换。

  高收入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呈现明显的相似性,即高度发达的、类似的工业国之间的贸易中,横向制成品的贸易增长快速,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则相反。

  (五)偏好相似理论(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在1961年出版的《论贸易和转变》一文中提出的。

  主要观点:偏好相似理论认为,一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水平提高会使得该国的代表性需求向着某种比较昂贵的商品移动。不同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商品需求偏好也不同。

【篇八】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

  今年的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90周年生日,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风风雨雨。回顾党的这段光辉的风雨历程,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人口皆知的话语里饱含着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赞美之情和歌颂之意,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一个概括和总结。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这根中流砥柱才有今天正在不断崛起且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中国。

  又是一年春天,又是一个奋斗的季节,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奋斗的季节里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十二五”规划如一个春雷,响过之后春雨绵绵,滋润万物。吮吸春雨之甘路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将如雨后的春笋茁壮成长,彰显了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更高,更大,更强”。蓦然回首,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即使是在阑珊的灯火下也是那么的突出显眼。中国共产党在三个历史时期成就了三大伟业:经过28年的新民民主主义革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经过29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牢固基础;经过31年的改革开放,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而关键中的重点又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救亡图存”斗争的屡遭失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政治上的觉醒,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思想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干部基础。在各种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于1921年7月至7月30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经过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第二次国共合作间的“破到和再到破”的过程,中国共

  产党由幼稚逐渐走向成熟,遵义会议的召开是其成熟的典型标志。毛泽东同志带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经过重重险阻,一路上传播了革命的火种,使星火形成了燎原之势,最终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念支持下,解放了全中国,基本上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

  获得独立和主权的新中国此时国内局势尚不稳定,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深刻地认识到必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首先在全国追歼残敌,而后开展土地革命,还对党组织内部进行思想组织教育,开展“三反”和“五反”运动,从政治、组织、思想上给中国共产党筑起坚固的心墙抵抗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以稳其根基。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矛盾重重的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遵循“不要四面出”的方针,成功地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随后又以五年计划的方式进行经济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做的一切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道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接着中国共产党组织召开了中共八大会议,确立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此从1957年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也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的错误指导下出现了十年“”动乱。正所谓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道路是曲折的,而前途却是光明的,中国共产党在曲折中不断向前进。

  十年动乱后,经过两年徘徊,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举起改革开放大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最终要达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中国共产党不仅局限于经济的发展,还领导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通过设置经济特区等,最终在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在“一国两制”的方针下,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母亲怀抱,台湾与大陆实现三通互动。许多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直至今天还在延续。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永葆生机,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走向成功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指导思想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通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成果;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党又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谋任何私刑的政党,是敢于并善于领导人民百折不挠地向敌人作斗争的政党。中国各族人民从亲身经历中看到了这个事实,从而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民族统一和团结。在这强大的凝聚力下中国共产党正在不断向前求索、开拓发展道路,以提高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和挑战。

  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一个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八荣八耻”,为我们继续推动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21世纪的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党情,名党史,跟党走;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知己长,名己短,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时刻铭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四有新人,走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篇九】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

  目前的大趋势是东南亚市场从事此行业的企业与SOHO工作者都有所了解对冲基金界的“乔布斯”达利欧在TED官方记者的采访中有透露关于黑天鹅事件对于世界的影响和国家政策优劣势的突出表现使得欧美地区对华排斥心理以及应急心理日渐增长在面临被迫站队的政治立场中的中间派会遭到左右夹击从而使得极权分布越来越广

  以此为前提的条件下来说一带一路是个很好的突破口(我指在正常且没有更多黑天鹅的情况下)亚太经济联合体系的建立和与非关系中贸易者的开口个人看好的同样是东南亚市场2021年云南往下的铁路开通使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铁路运输获得极大地便利

热门标签:
《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九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