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关于阅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十五篇】 - 其他心得体会 - 无忧范文网~

关于阅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十五篇】

时间:2021-10-18 其他心得体会 点击:

经验是指在阅读和练习之后所写的一种接受性写作。语言的阅读体验与数学笔记相似体验是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和写作反思学习内容,类似于体验总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阅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的文章15篇 ,欢迎品鉴!

【篇1】阅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封封家书难得可贵。怀着无比崇敬之心诵读了夏明翰在狱中写给母亲、妻子与大姐的三封家书,以及最后就义诗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复,身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从红色家书中汲取营养 、感受力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接续好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奋斗,完成好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使命。

  学习先烈精神,做好党风与家风的传承。《红色家书》中我们党的党风与传承千年家风的完美融合。学习《红色家书》就应当让优良的党风落地生根,就要让纯朴的家风永远传承,用党风培养家风,用家风促进党风。习近平说过:"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读后感 .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关系的不仅是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更连着党风、政风,社风、民风。“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要让党风始终如春风拂面。身为基层党员干部更要以此作为个人修身立德、增长境界的重要内容,作为严家教、正家风的重要内容,发扬革命先烈家风建设的珍贵遗产,见贤思齐,带头示范,建设好家风。

  学习先烈精神,夯实思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共产党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和主心骨。身为一名党员干部,应明确入党动机 ,牢记共产党员身份,发挥好共产党员作用,坚定社会主义 思想信念。以“党员活动日”为契机,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持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常态化制度化,争做一名讲政治 、有信念—做政治合格的共产党员。

  学习先烈精神,坚持真抓实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将带头深入一线,以上率下,带领全镇真抓实干。同时,带动大家向上向善,使全镇上下掀起学习先烈精神热潮,坚持担当实干不放松。以党建+生态文明建设、党建+社会综合治理、党建+集体经济为契机,建设富裕、秀美、宜居、和谐的潢溪而奋斗。

  纸短情长,不尽欲言。读《红色家书》使我更加坚定信心,更加鼓舞斗志,继承先烈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潢溪改革发展再创新台阶而不懈奋斗!

【篇2】阅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读完这封家书,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家书充满了作者愿为信仰而献身的革命豪情,而家书背后则是一段段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在大革命时期,一位母亲为了革命,为了更多人的幸福,依然扔下了自己不满3岁的幼儿。她也爱自己的孩子,她用饱含深情的笔记录下思念幼儿的点点滴滴。在这封家书里,我们读到了浓烈的母爱和一丝丝的无奈。

  过去人们常说共产党员是钢铁战士,其实共产党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也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然而所不同的是,他们有一种坚定的革命信仰,无法顾及自己的家庭,甚至牺牲生命。小家让位于大家,小爱让位于大爱。这种铁骨柔情的一面在家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为了更多孩子得到母爱,她放弃了自己的孩子。这时多么崇高的一种爱。在品读中深刻体会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共产党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和主心骨

  天底下母爱是最细致、最无私、最易体会到的。我们的职业是教师,怎样对待我们的学生,我不由想起老师的爱犹如母亲般的爱这句话。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可以说师爱就是师德的灵魂,没有师爱,师德无从谈起。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教师职业道德的高低,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原则问题。“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本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让我们学习革命先烈,好好爱自己的“孩子”。

【篇3】阅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红色家书》系列纪录片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六位人物与亲人、战友、朋友间的书信为线索,讲述了书信背后的故事,再现了不同时期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强党性,带我们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进行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在近百封红色家书中,读来最令人感动的就是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家书。它们涵盖了党成立初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有的写于走向战场之前,有的写于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有的写于慷慨就义的前夕,有的写于白色恐怖的日子,有的历尽艰险才送达家人手中。尽管家书的纸张大小不同、质地各异,穿越烽火年代,又经数十载岁月洗礼,能够保留至今,殊为不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血脉亲情是永远割不断的,这时期共产党人的家书中充满了作者愿为信仰而献身的革命豪情,而家书背后则是一段段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

  过去人们常说共产党员是钢铁战士,其实共产党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也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然而所不同的是,他们有一种坚定的革命信仰,无法顾及自己的家庭,甚至牺牲生命。这种铁骨柔情的一面在家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家书中有一个常常表达的情感,就是参军或参加革命工作成为职业革命者以后,就不能在家里尽责尽孝了。仗一打就是几年、几十年,有的没有再见到家人就牺牲了,有的直到1949年革命胜利后才与家人联系上。这期间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纠结,但最终还是小家让位于大家,小爱让位于大爱。

  从一封封浸透着历史沧桑的家书中,我们仿佛能够闻到各个时代的气息,感触到家书作者的心脏不停地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逝去的先烈是永生的。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有许多普通的共产党员,为了实现救国的理想付出了鲜血和汗水,他们的价值观和党的宗旨是一致的。从他们留下的红色家书中,我们可以触摸到他们的思想轨迹,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还有奋进前行的力量。

【篇4】阅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红色家书》通过开掘革命英烈及其家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推陈出新,旁征博引,别开生面,思想性强。作为《红色家书》的一名忠实读者,对此深有感触。抚今追昔,钩沉史海,笔者在品读中深刻体会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共产党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和主心骨。

  “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左权曾在家书中写道。1942年5月,日军对晋东南根据地发动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妄图合击消灭我八路军总部,时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的左权,为保护北方局、保护八路军总部机关、保护老百姓,在前线指挥作战,不幸中弹,血洒太行。“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纵观《红色家书》系列专访,亮点频频,那么,我们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夯实理想信念的基石?

  一是要“学”,只有认真看书学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不断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才能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夯实理想信念基石。

  二是要“干”,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认认真真干事。实现理想,必须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方能“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

  三是要“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夯实信念基石,必须不断开拓新境界,夺取新胜利,不断增强政治自信。

【篇5】阅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现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一通电话和视频就可以和远在外地的家人、朋友联系。但是在烽火连天的革命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将对亲人的思念写成一封封充满亲情、激情与爱情的家书。

  《红色家书》通过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张张昂扬向上的老照片,重现了历史。书中记载了互报平安、家庭之间的小事,其中穿插写信人之间的思想情感的变化,实实在在,触手可及。这让我感受到,他们的岗位虽然是平凡的,英雄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也并不是离我们遥不可及,榜样其实就在身边。

  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许多共产党员脱颖而出,他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用血、用汗、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中华民族,换得大地阳光灿烂,让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谢《红色家书》,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勇敢顽强的人。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热血沸腾。

  读《红色家书》,使我更加端正了人生态度。正像何叔衡给儿子的信中写道:命运并非上天的安排,要积极面对人生。路在脚下,凡事都要靠自己努力。对于自己走过的路,无论成败,都不应该后悔。对于未来的路更要靠自己来走,而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走好眼下的每一步,踏实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就组成了未来的幸福。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读《红色家书》,不仅使我的思想得到净化,而且锤炼了党性,更加激发了工作热情。作为一名组织工作者始终要追求和谐、健康、科学、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要与时俱进,以旺盛的精力去投入到工作当中。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组工干部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嗅觉、鲜明的政治态度、强烈的集体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篇6】阅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怀一颗肃敬之心,捧读《红色家书》,李大钊、方志敏等30名革命先烈的崇高、伟岸形象便宛若重生,直直矗立于眼前。先烈们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

  这份红色镌刻坚定信仰。书中篇无长短,字字千钧,如寂夜的呐喊,穿透薄薄的纸面,再次激荡起历史的回声。方志敏同志《我们临死以前的话》:“(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丝毫动摇我们的信仰。”烈士的头颅已被砍下,烈士的身躯也被毁去。但是,将近百年光阴,先辈的坚贞信仰,仍于此寂寂春夜,深深地感召着我。他们的身躯早毁,他们的信仰不亡。 

  这种红色彰显伟大担当。通读全书,虽也有琐碎家事。但更多的,却是从大处着笔,倾吐了平生志气,标明了使命担当。如王孝锡同志在《永别》诗中言:“我非木石人,能无手足情。死则为正义,生则为人人。”为大众而活,为正义而死,求仁得仁,死得其所!舍生忘死,舍小家而为大家。这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使命,也是最伟大的担当。

  这股红色饱含炽热情怀。烈士的生命已然逝去,但他们的炽热情怀和高尚人格,永远为人们所怀念。大量烈士就义前的热血篇章,在中共党史上留下了高扬的诗情。如邓雅声烈士诗云:“等闲戴得吾头去,留下微痕血海中。”将砍头视为“等闲”之事,亦止留“微痕”于“血海”,十四字间,写尽了对敌人的蔑视,对革命的忠贞。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读《红色家书》,便是读史,读党在艰难岁月中走过的昨天,读共产党员相继不忘的使命与从未蒙尘的初心,那是一种革命者留下的永恒壮美,让我们擦亮了信仰,明确了担当,提振了气节,升华了情怀,将个人的小生命,融入党和国家大生命的洪流。为了实现伟大梦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篇7】阅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现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一通电话和视频就可以和远在外地的家人、朋友联系。但是在烽火连天的革命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将对亲人的思念写成一封封充满亲情、激情与爱情的家书。

  《红色家书》通过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张张昂扬向上的老照片,重现了历史。书中记载了互报平安、家庭之间的小事,其中穿插写信人之间的思想情感的变化,实实在在,触手可及。这让我感受到,他们的岗位虽然是平凡的,英雄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也并不是离我们遥不可及,榜样其实就在身边。

  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许多共产党员脱颖而出,他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用血、用汗、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中华民族,换得大地阳光灿烂,让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谢《红色家书》,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勇敢顽强的人。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热血沸腾。

  读《红色家书》,使我更加端正了人生态度。正像何叔衡给儿子的信中写道:命运并非上天的安排,要积极面对人生。路在脚下,凡事都要靠自己努力。对于自己走过的路,无论成败,都不应该后悔。对于未来的路更要靠自己来走,而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走好眼下的每一步,踏实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就组成了未来的幸福。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读《红色家书》,不仅使我的思想得到净化,而且锤炼了党性,更加激发了工作热情。作为一名组织工作者始终要追求和谐、健康、科学、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要与时俱进,以旺盛的精力去投入到工作当中。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组工干部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嗅觉、鲜明的政治态度、强烈的集体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篇8】阅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红色家书》通过开掘革命英烈及其家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推陈出新,旁征博引,别开生面,思想性强。作为《红色家书》的一名忠实读者,对此深有感触。抚今追昔,钩沉史海,笔者在品读中深刻体会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共产党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和主心骨。

  “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左权曾在家书中写道。1942年5月,日军对晋东南根据地发动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妄图合击消灭我八路军总部,时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的左权,为保护北方局、保护八路军总部机关、保护老百姓,在前线指挥作战,不幸中弹,血洒太行。“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纵观《红色家书》系列专访,亮点频频,那么,我们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夯实理想信念的基石?

  一是要“学”,只有认真看书学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不断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才能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夯实理想信念基石。

  二是要“干”,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认认真真干事。实现理想,必须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方能“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

  三是要“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夯实信念基石,必须不断开拓新境界,夺取新胜利,不断增强政治自信。

【篇9】阅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红色家书》通过开掘革命英烈及其家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推陈出新,旁征博引,别开生面,思想性强。作为《红色家书》的一名忠实读者,对此深有感触。抚今追昔,钩沉史海,笔者在品读中深刻体会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共产党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和主心骨。

  “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左权曾在家书中写道。1942年5月,日军对晋东南根据地发动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妄图合击消灭我八路军总部,时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的左权,为保护北方局、保护八路军总部机关、保护老百姓,在前线指挥作战,不幸中弹,血洒太行。“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纵观《红色家书》系列专访,亮点频频,那么,我们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夯实理想信念的基石?

  一是要“学”,只有认真看书学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不断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才能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夯实理想信念基石。

  二是要“干”,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认认真真干事。实现理想,必须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方能“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

  三是要“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夯实信念基石,必须不断开拓新境界,夺取新胜利,不断增强政治自信。

【篇10】阅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在浩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种精神可以跨越时空接续传承,总有一股力量可以直抵人心催人奋进。在革命战争年代里,革命先烈们用献血染红的一封封红色家书,承载着这种精神与力量。3月底,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在井冈山调研时,就被这一封封感人至深的书信、一段段刻骨铭心的事迹感动得动情落泪、彻夜难眠,以至于发出“每位同志都要认真读一读红色家书”的号召。我想,红色家书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应该引起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心灵共鸣。

  诵读红色家书,感受到的是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国本为一体,当狼烟四起、国家濒临危急存亡之际,胸怀国家、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成为每一位有志之士的自觉追求,他们用生命与鲜血践行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铮铮誓言。

  “余奉命出川参加抗日战争,将奔赴前线,希汝等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当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川军将士抱定必死的信念奔赴抗战前线,临行前纷纷预留遗嘱,誓死报国,傅常也挥笔给妻儿留下一封家信,权当遗书,虽只有短短三十一个字,但却字字铿锵、荡气回肠,充分体现了傅常殒身不恤、抵御外侮、振兴中华的家国情怀。

  郝梦龄在给妻子剧纫秋的信中写道:“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抱定牺牲决心,不能成功即成仁,为争最后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世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牺牲。”表达了誓死抗战、血战到底的坚强决心,彰显了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的家国情怀,这封信写成后的第六天,郝梦龄壮烈殉国,用献血和生命了践行了他的誓言。

  诵读红色家书,感受到的是矢志不渝的坚定信仰。从古至今,为国家抛洒热血的坚定信念始终深深烙刻在每位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屈原的信仰,“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是文天祥的信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信仰。“信仰”的力量,仰之弥高,历久弥坚。

  在血与火的革命年代,正是因为有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无数革命先烈们坚信革命一定能取得成功、中国人民一定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未竟的事业一定有人能继承,他们前仆后继、义无反顾,用生命和献血捍卫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陈觉烈士在遗书中说:“我们虽然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夏明翰的绝命诗。

  “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伟大的”,在写给叔父左铭三的家书中,左权用掷地有声的话语,抒发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矢志不渝奋斗的远大抱负,左权毕生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挺起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当左权在前线指挥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血洒太行、壮烈殉国,时年仅37岁。

  诵读红色家书,感受到的是革命先烈们对骨肉至亲的浓浓关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通讯极不发达的革命战争年代,家书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抒发感情、吐露心声的载体。红色家书里真正动人至深的,并非优美的文字,而是隐含其中的真情实感,革命先烈们在家书中流露出来的对骨肉亲人的浓厚感情,读来催人泪下,令人刻骨铭心。“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阴间一鬼……”林觉民的《与妻书》用最深情的文字,谱就一阕痛彻心扉的千古绝唱,向世界告白,向挚爱的人告别,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处处真情,缠绵悱恻又充满正气。

  当山河破碎、家国遭难时,革命先烈们深明“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的道理,只能舍小家、保大家,舍小爱,全大爱,把对家人的感情暂时搁置,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刘宗歆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多少人被枪杀了,多少财产土地被毁灭劫去了,难道我个人的生命还过分的重视”,他暂时搁置儿女情长,义无反顾选择到抗战最前线,显示出以身许国、保家为国的崇高品质。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无数热血青年选择到陕北去,王传馥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给父母信中写道:“相信那里能够造就我,报效国家。时间不允许我得到爸妈的允许而行,但我想是不需要的,一定允许的……也许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爸妈不必伤心,我以爸妈之爱来爱大众,爸妈是喜欢的。”表现了王传馥将对父母之爱升格为对天下国家之爱的人间大爱和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操。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红色家书里,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初心使命,有矢志不渝的革命理想信念……是革命先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常读常新。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从红色家书中汲取营养、涵养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先烈遗志,完成未竟事业,砥砺前进,走好新时期的长征路,继续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篇11】阅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近日,本人认真拜读了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向全省党员干部推荐的革命烈士书信选篇《红色家书》,也深深被里面刻骨铭心的故事所感动,为书中所表现出的真、善、美所折服。也理解了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向全省党员干部推荐此书的良苦用心,做为一名普通党员,读后有几点感悟:

  一、务实以敬业。《红色家书》中所讲述的每一位革命先烈无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书写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崭新篇章。民政局工作是以民生为保障,服务对象是实实在在困难群众,所以我们必须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项工作,克服“怕、假、慢、庸、散”的不良作风。

  二、律己以修身。《红色家书》中邓中夏提醒狱中妻子要每天应常学习不可偷懒,要勤俭持家。作为民政干部,也要加强学习、严以律己、日日修身,严守党的纪律,做到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以优良的作风服人,不愧人民的信任,为民生保障保驾护航。

  三、身教以正人。《红色家书》中革命先烈吉鸿昌把“做官即不许发财”印在细瓷茶碗上,发给全体官兵,用以提醒自己并教育下属。作为单位的一把手,局里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别人做到的事首先要自己做到。本人一言一行都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一种导向。向《红色家书》中革命先烈一样,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自己身边人。带头树立良好的作风,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务实、干净、担当,树立可靠、自信、可敬、可亲的形象,做好榜样、当好表率,把正能量传递给身边所有人。

【篇12】阅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最近读到《红色家书》这本书,内心感到无比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一封封感人至深的家书,一段段刻骨铭心的事迹材料,饱含了老一辈革命家对家人无限的思念和眷恋,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对革命的成功充满无限的希望。让我们重温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思想上受到了洗礼,精神上得到了升华。烈士们的遗书,情透纸背,他们心系国家,胸怀民族的家国情怀和铁骨柔情,触动灵魂,感人至深。

  有妻子思念丈夫的痛彻心扉、有丈夫思念妻儿的万般爱恋、有兄长写给弟妹的循循教导……,怀着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无数仁人志士舍小家顾大家,舍生取义,英雄含笑上刑场,视死如归......

  “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作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我的不昧的灵魂必时常随着你们,照亮你们和我的未死的同志,请你们不要因丧兄而悲吧”……,纸短情长,传递出的是家国情怀、是红色基因、是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

  每看一封饱含血泪和深情的家书,就触动一次灵魂,内心受到一次革命洗礼。

  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通过读《红色家书》,感到革命的成功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新一代,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坚定了理想信念。通过读《红色家书》,感到新时代同样需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高尚情怀。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精神上缺了钙,就容易得软骨病,就容易受到腐败的侵蚀,糖衣炮弹的攻击。最终滑向犯罪的深渊,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通过读《红色家书》,感到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的工作就是围绕人民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去努力工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们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服务好人民。

  作为新时期的组工干部,要继承革命先烈们的遗志,传承好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引领行动、敢于担当,争做新时代的好干部。

【篇13】阅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怀一颗肃敬之心,捧读《红色家书》,李大钊、方志敏等30名革命先烈的崇高、伟岸形象便宛若重生,直直矗立于眼前。先烈们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

  这份红色镌刻坚定信仰。书中篇无长短,字字千钧,如寂夜的呐喊,穿透薄薄的纸面,再次激荡起历史的回声。方志敏同志《我们临死以前的话》:“(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丝毫动摇我们的信仰。”烈士的头颅已被砍下,烈士的身躯也被毁去。但是,将近百年光阴,先辈的坚贞信仰,仍于此寂寂春夜,深深地感召着我。他们的身躯早毁,他们的信仰不亡。 

  这种红色彰显伟大担当。通读全书,虽也有琐碎家事。但更多的,却是从大处着笔,倾吐了平生志气,标明了使命担当。如王孝锡同志在《永别》诗中言:“我非木石人,能无手足情。死则为正义,生则为人人。”为大众而活,为正义而死,求仁得仁,死得其所!舍生忘死,舍小家而为大家。这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使命,也是最伟大的担当。

  这股红色饱含炽热情怀。烈士的生命已然逝去,但他们的炽热情怀和高尚人格,永远为人们所怀念。大量烈士就义前的热血篇章,在中共党史上留下了高扬的诗情。如邓雅声烈士诗云:“等闲戴得吾头去,留下微痕血海中。”将砍头视为“等闲”之事,亦止留“微痕”于“血海”,十四字间,写尽了对敌人的蔑视,对革命的忠贞。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读《红色家书》,便是读史,读党在艰难岁月中走过的昨天,读共产党员相继不忘的使命与从未蒙尘的初心,那是一种革命者留下的永恒壮美,让我们擦亮了信仰,明确了担当,提振了气节,升华了情怀,将个人的小生命,融入党和国家大生命的洪流。为了实现伟大梦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篇14】阅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读红色家书,补精神之“钙”。一封封家书中,充满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饱含着愿为信仰而献身的革命豪情,这种强大精神力量我认为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魂”。家书的背后却是一段段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共产党人也是血肉之躯,他们有时刻牵挂的亲人,也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这种铁骨柔情我认为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爱”。在他们面前,“魂”始终放在首位,“爱”放在其次,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革命信仰,他们为了祖国这个“大家”而无法顾及自己的家庭“小家”,甚至牺牲生命。作为教师,这种“魂与爱”就是我们的师德师风,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本质上是只讲付出不计回报、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教育的根本功能就是通过师魂与师爱和学生建立深厚感情基础,从而让学生“亲其师”,最终“信其道”。面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今天,我们是中职教育的守卫者、一线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学习和缅怀革命先烈,用“魂与爱”真心善待每位“孩子”,为职教事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篇15】阅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近日,有领导向党员干部推荐《红色家书》一书,并发出号召:“每位同志都要认真读一读”。我怀着崇敬之情阅读了《红色家书》,竟不能自已徒然泪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革命先烈在战乱年代留下饱含深情的墨笔和背后的动容故事都真真切切的感动着我。

  一封封家书中,有对父母“望爹娘,休把儿挂念,养玉体,度残年”的牵挂,有对妻子“我用全部精神为革命而努力,没有和你享过一日的安闲快乐的日子”的愧疚,有对子女“继续我的光荣的事业”的叮嘱,有对亲友“切不要因燕雀之讥或怙惜之爱,痛哭不已,致伤德体”的安慰……真豪杰未必无情,革命先烈对亲人挚友的真情流露,却没有悲天怜人的伤感,在字里行间依然能感受到“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的——到那天我们会在九泉之下开欢庆会”的必胜信念。即使面对敌人的屠刀也是从容不迫,“为求主义实现而奋斗,为谋群众利益而牺牲”,这是舍小义就大义的家国情怀,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初心使命,是共产主义者锤炼出的坚定信仰。正是由于无数共产党人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舍家忘我,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才有现如今祖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人民幸福安康,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更要以家书为镜,从民族脊梁的呐喊中坚定信仰,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一要心中有党。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筑牢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无数仁人志士对党的事业前赴后继,唯有共产党才能带领我们走向富强,新时代中我们要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对党的宗旨、主义和理想深信不疑,对党的政策、路线和方针坚定贯彻。二要一心为民。古人尚有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就要以人民的利益论好恶、定是非,沉下身子多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解决人民疾苦、回应群众期盼,真真正正成为“人民公仆”。三要心存敬畏。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在复杂的社会中抵御灯红酒绿的诱惑,知道红线在哪里,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知道什么人不可交,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敬畏党纪国法的人,才能成为人民群众欢迎拥护的人。

热门标签: 适合朗诵的红色家书 红色家书原文12篇
《关于阅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十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