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党史重大事件(通用6篇) - 常用文书 - 无忧范文网~

党史重大事件(通用6篇)

时间:2021-05-28 常用文书 点击:

事件,发音为sh igrave;jià;n。汉语的意思是事物。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史重大事件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党史重大事件

  1、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爆发的以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驱,很多人参加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的爆炸,标志着新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始,引起了广泛的深层次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

  2、党的早期组织。

  1920年8月,中国首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成立。此后,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也相继成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3、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是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山东代表是王尽美、邓恩铭。

  4、党的第一章程。

  1922年7月举办的党的两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成立后制定的第一个党章。

  5、中国工人运动首次高潮。

  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了第一个高潮,前后持续了13个月,爆发的罢工斗争达到了100多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到了30万人以上。

  6.第一次国家合作。

  党的三项决定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民合作的1924年1月国民党首次在全国代表大会上确立了联俄、联合、支援农民的三项政策。国民党大举办,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7、50运动。

  中国人民以上海工人为主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25年5月30日开始的反帝爱国革命大众运动。50运动的爆发,象征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8.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开始了武装抵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9、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着重批评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失误,建立了实施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10、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等领导人始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1.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人发起了广州起义。

  12、井冈山革命依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抵达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依据地。

  13、井冈山会员。

  1928年4月末,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2月,彭德怀、滕代远带领红五军主力来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

  14、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即古田会议。会议初步解决了党员在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如何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入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问题,以及在农村打仗的环境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建设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

  1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930年11月,中华苏维埃首届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村举行,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首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主席。

  16、九一八事变了。

  又称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日本驻华东北的关东军发动的武装攻击沈阳的重大事件。九一八事变后四个多月内,整个东北沦为日本占地。

  17、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一带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吴起町(现吴旗),实现了战略大转移。1936年10月,红四、红两军分别与红一军在甘肃会宁、静宁会台堡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危险安全的关键。

  18.长征精神。

  1996年10月,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高度概括了长征精神的内涵。一是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相信正义事业必然会胜利的精神,二是为了拯救国家,不怕任何困难的危险,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三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四是保护大局,遵守纪律,坚定团结的精神,五是依赖人民群众,依赖人民群众的生死,依赖人民群众同,艰苦奋斗的精神。

  19、遵义会议。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本次会议,在极端危急时刻救党,救红军,救中国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成熟。

  20、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由北平学联组织领导的大型抗日爱国运动。抗日救亡斗争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大众运动,象征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21、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西安定县(今子长)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会议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战略。

  22、西安事件的变化。

  也被称为双十二。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在西安附近临潼关押蒋介石,向全国发出内战停止、一致抗日通电。中共中央重视中华民族利益大局,确定了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在周恩来和张学良、杨虎城的共同努力下,蒋介石被迫停止共同讨伐、联红抗日等6项约定。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从此,十年内战局势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初步实现。

  23、卢沟桥事件的变化。

  又称七七事变,是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略战争计划的重大事件。卢沟桥事件标志着日本全面侵略战争的爆发和中国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24、第二次国家合作。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信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了发表国共合作宣言》的第二天,蒋介石发表了对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合作宣言与蒋介石对话的发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

  25、洛川会议。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罗川会议是在全国抗日战争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点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26、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埋伏日军,歼灭敌人1000多人,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自主寻找歼灭日军的第一场胜利。

  27、《论持久战》

  1938年5月,毛泽东集中了全党智慧写的重要军事理论着作。《论持久战》科学预见,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支持和战略反击三个阶段,深入阐述党对抗日战争的指导方针和抗日战争胜利的正确党指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

  28.大生产运动。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伟大号召,解放区军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大众生产运动。

  29、延安精神。

  2002年4月,江泽民在陕西考察时,高度概括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30、三大法宝。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31、百团战争。

  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大规模袭击作战。这次战斗持续了3个半月,八路军参加部队有105个团体20多万人,共作战1824次,伤害日伪军2.5万多人,俘获敌人1.8万多人,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发动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战斗。

  32.延长安全风运动。

  中国共产党于1942年2月至1945年4月在全党开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整顿文风。方针是惩罚前氡后,治病救人。

  33、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大会制订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章。

  34、三种做法。

  毛泽东在党的七项报告中,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作风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35、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了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9月3日确定为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

  36、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一起抵达重庆,与国民党当局协商。谈判从8月29日开始,到10月10日结束。国共双方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议。

  37、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以围攻鄂豫边宣化店为主的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对解放区开展大规模攻击。全面的内战爆发了。

  38、《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10月10日正式发布。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公开发表的第一份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39、辽沈之战。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在林彪、罗荣桓的指挥下开始了辽沈之战。这次战斗持续了52天,歼灭了敌人47.2万人。

  40、淮海之战。

  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以邓小平为书记总前委的统一指挥下,开始了淮海战役。这次战斗持续了66天,歼灭了55.5万人。

  41、平津之战。

  1948年11月29日,人民解放军在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的平津前线总前委的指导下,开始了平津之战。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解放。这次战斗持续了64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多人。

  42、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行。全会聚焦党的工作重心战略转移,即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

  43、两个一定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了两个必要的要求。一定要保持谦虚、谨慎、傲慢、焦躁的做法,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的做法。

  44、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协联合纲领》和《中国人民政协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决定国家定于北平,改名为北京的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45、中共领导的多党协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1949年9月召开了中国人民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协作和政协制度的正式建立。

  46、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庄严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47、新中国颁布的第一条法律。

  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于5月1日颁布实施。

  48、土地改革运动。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从1950年冬天开始,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新解放区农村广泛开展。到1953年春天,中国大陆除了少数民族地区,还完成了土地改革。

  49、抗美援朝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帮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国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保护中国安全而进行的正义战争。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越鸭绿江,前往前线,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1953年7月27日,交战双方签订了停战协议。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国内经济复苏和民主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50、三反运动。

  1951年12月至1952年10月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贪、反浪、反官僚主义。

运动。

51、“五反”运动

1952年1月至10月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

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53、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早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有明确规定。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是民族区域自治走向法律化、制度化的第一步。

5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由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6、过渡时期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7、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58、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到1957年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等主持制定的,“一五”计划建设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59、《论十大关系》

1956年4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比较系统地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这十大关系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60、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61、党执政后的第一部党章

党的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执政后的第一部党章。

6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系统阐述了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以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63、雷锋精神

雷锋,1940年出生,湖南省望城县人,沈阳军区工程兵某部战士。1962年8月15日,在执行任务时不幸因公殉职。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在题词中对雷锋精神作了高度概括:“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64、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1922年出生,山东淄博人,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1964年5月被肝癌夺去生命。1967年2月7日,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人民日报》社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他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完全彻底地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

65、大寨精神

1964年毛泽东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之后,周恩来把大寨精神概括为: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

66、大庆精神

1964年,毛泽东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1990年,江泽民高度概括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

67、“两弹一星”

新中国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代表成果。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68、王杰精神

王杰,1942年出生,山东金乡县人,济南军区驻江苏徐州某部战士。1965年7月在一次训练中为掩护民兵而英勇牺牲。王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他在生前的豪迈誓言:“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对王杰及“两不怕”精神给予高度赞扬。

69、“文化大革命”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70、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立即把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第2758号决议。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升起。

71、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曾经长期尖锐对立的中美两国从此走上实现关系正常化的道路。

72、粉碎“四人帮”

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对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及其在北京的帮派骨干实行隔离审查,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粉碎“四人帮”的胜利,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从危难中挽救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为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前提。

7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78年在邓小平、胡耀邦等同志的领导和推动下进行的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由此,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展开。

7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会前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面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次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7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代表中央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他指出,我们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紧密相连,构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基本内容。

7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民创造了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生产责任制。1980年9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从1982年到1984年,中央连续三年都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给予充分肯定,从而使“双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行,人民公社制度随之被废除。

77、创建经济特区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设置特区。1980年5月,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4月中共中央正式批准开发浦东,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78、《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作了科学总结,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

79、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2年9月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

80、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适时地把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进行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

81、“八六三”计划

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1986年3月提出,1987年3月开始正式组织实施。“八六三”计划的实施,为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8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83、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各项改革任务。

8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党的十三大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被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85、“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86、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7、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88、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把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

89、孔繁森精神

孔繁森,山东聊城人,中共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委书记。1994年11月,不幸以身殉职。1995年5月,《人民日报》刊登了江泽民的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孔繁森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领导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杰出代表。

90、“科教兴国”战略

是中共中央从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在分析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宏伟目标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91、香港回归

1984年12月中英双方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在香港举行政权交接仪式,香港回归祖国。

92、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规划了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

93、抗洪精神

1998年夏,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超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珠江流域的西江和福建闽江也一度发生大洪水。面对特大洪水的袭击,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军民协同作战,展现出崇高的精神,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的抗洪精神。

94、“三讲”教育

1998年到2000年底,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的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95、澳门回归

1987年1月,中葡两国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在澳门举行交接仪式,澳门回归祖国。

96、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1月10日,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批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97、“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2001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决定》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8个方面的要求,即“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98、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9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00、“五个统筹”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2篇: 党史重大事件

  1月6日-8日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举行政治局会议,讨论并通过《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的决议。决议指出:1949年和1950年将是中国革命在全国范围内胜利的两年。

  1月10日

  三大战役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淮海战役,以全部歼灭杜聿明集团结束第三阶段。在淮海战役中,敌人投入总兵力达80万人,我军投入总兵力为60万人,歼敌55.5万人,是三大战役中我军参战总兵力唯一少于敌军的一次。至此,蒋介石军队的主力精锐师团丧失殆尽。在战役过程中,人民解放军得到了鲁、苏、豫、皖、冀五省人民的有力支援,服务于前线的民工达543万人。

  同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三人组成党的平津前线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领导夺取平津和尔后一个时期内(大约三个月)管理平、津、唐及其附近区域的一切工作。

  1月14日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议,毛泽东主席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批驳蒋介石的元旦求和文告,提出以彻底消灭反动势力为基础的八项和谈条件。

  1月14日-15日

  东北野战军对拒绝投降的天津守敌发起总攻,以步兵、炮兵、工兵、装甲兵各兵种联合作战,经29个小时激战全歼守敌13万人,解放天津。16日,塘沽守敌从海上逃跑。

  1月15日

  中共中央军委进一步作出关于全军组织编制、番号的决定:根据战争的发展,各野战军冠以军区地名已不适合,改为按序数排列,西北、中原、华东、东北野战军依次改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

  1月21日

  蒋介石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濒临覆灭情况下,以“因故不能视事”为名宣告“引退”,把总统职务在名义上交给副总统李宗仁“代理”。

  1月31日

  历时64天的平津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开入北平城内,世界驰名的文化古都和平解放。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于1月下旬率部接受和平改编,并于1月22日-31日陆续开出城外听候改编。在这次战役中,我军以39000人的伤亡,歼敌52万余人。至此,除太原、大同、新乡、安阳以及有意暂时保存下来的归绥(今呼和浩特)外,华北地区全部解放。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在战略进攻阶段与国民党军主力进行的战略决战。战略决战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到1949年1月31日结束(辽沈与淮海两大战役之间有三天间隔)。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制定的战略方针得到完满实现。在139天的作战中,平均每天歼敌一个正规师,连同地方部队,共歼敌154万人。至此,战争第三年的七个月作战,共歼敌232万人,蒋介石赖以维护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被基本消灭,全国已处于革命胜利的前夜。

  2月3日

  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的进驻北平入城式。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北平入城式是两年半战争的总结;北平解放是全国打出来的,入城式是全部解放军的入城式。

  2月25日

  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著名的民主人士李济深、沈均儒、马叙伦、郭沫若、谭平山、章伯钧等35人,由中共中央代表林伯渠迎接,自东北抵达北平。26日,中共北平方面负责人举行盛大的欢迎集会。

  3月5日-13日

  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举行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向全会作了报告。二中全会号召在胜利面前,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二中全会规定,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防止对个人的歌功颂德。

  3月23日

  中共中央及所属机构陆续离开西柏坡及其附近村庄,于25日全部迁到北平。

  3月26日

  中共中央决定派周恩来、林伯渠、林彪、叶剑英、李维汉为和谈代表(4月1日加派聂荣臻为代表),周恩来为首席代表,以毛泽东主席1月14日声明的八项条件为基础,自4月1日起在北平与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团进行和平谈判。

  4月11日-18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任弼时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作了政治报告。大会通过了团的章程,选出了团的第一届中央委员会。冯文彬当选为团中央书记。

  4月15日

  经半个月的国共谈判和分别交换意见及与各方磋商,中共代表团提出八条二十四款的《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中共代表团要求南京国民党政府在20日以前答复。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除了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外,还要求先达成临时停战协定,就地停战。

  4月21日

  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从20日子夜起,第二、第三野战军在东起江阴、西至湖口,长达一千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天堑,彻底摧毁敌人苦心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在全国的反动统治的覆灭。27日至5月6日,第三野战军又在郎溪、广德地区围歼南京、镇江逃敌五个军,并于5月3日占领浙江省会杭州。5月14日,第四野战军从汉口以东的团风、武穴地区南渡长江,武汉守敌弃城南逃,16日、17日,我军相继解放武汉三镇——汉口、武昌、汉阳。我军在渡江战役中共歼敌四十三万余人。

  4月24日

  华北军区第十八、十九、二十兵团攻占山西省会太原,结束了阎锡山在山西38年的反动统治。4月29日,大同守敌接受和平改编,山西省至此全部解放。

  4月30日

  毛泽东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起草的一份声明中宣告:“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愿意考虑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这种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首先是不能帮助国民党反动派。”“外国政府如果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并且把它在中国的武装力量撤回去。”规定了我党的外交基本方针和原则立场。

  5月16日-6月17日

  第一野战军进行陕中战役,5月20日解放陕西省会西安,并击退敌军胡宗南、马步芳、马鸿逵所部的联合反扑,共歼敌四万余人。

  5月12日

  中共中央决定建立华中局(12月改为中南局),林彪为第一书记。

  5月22日

  第二野战军解放江西省会南昌。

  5月27日

  第三野战军解放我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上海。

  6月2日

  日本投降后即为美国西太平洋舰队基地的青岛解放。青岛解放前夕,美军已被迫撤离青岛。

  6月15日-19日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首次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和《关于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的规定》,选出了筹备会常务委员会,推选毛泽东为主任,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任。

  6月30日

  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28年的经验,阐明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以及新中国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

  6月底-8月中旬

  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代表团秘密访问了苏联。访苏期间,刘少奇向苏共领导人通报了中国革命的形势,党的外交政策,新政协会议和中央政府的筹备情况。

  7月10日

  中共中央决定建立空军。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正式成立。

  7月11日

  第一野战军向大西北进军。8月26日,经过激烈攻坚作战,人民解放军解放甘肃省会兰州;9月5日,解放青海省会西宁,基本歼灭马步芳集团;9月23日,解放宁夏省会银川,随即歼灭马鸿逵集团。

  7月17日

  中共中央决定建立西南局,邓小平为第一书记。

  8月4日

  前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及第一兵团司令官陈明仁率部起义,湖南省会长沙宣告和平解放。

  8月12日、14日、18日、28日、30日、9月16日

  新华社就美国国务院发表《美国同中国的关系》白皮书连续发表六篇社论,揭露美帝国主义对华政策的侵略本质和它对于中国人民的根深蒂固的仇恨;批评存在于一部分人中间的对于帝国主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号召他们“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9月17日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由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周恩来报告三个月来的筹备工作。会议一致通过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9月19日

  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董其武率部起义。绥远省和平解放后,华北全境获得解放。25日、26日,国民党新疆省警备总司令陶峙岳、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率新疆省军政人员先后通电起义。新疆省和平解放后,西北地区全部解放。

  9月21日-30日

  10月1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由毛泽东主持举行第一次会议,一致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

  同日首都北京三十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基本历史任务的胜利完成,中国开始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10月2日

  苏联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互派大使,并声明与国民党政府断绝关系,自广州召回外交代表。随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和越南民主共和国相继与我国建交。

  10月13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举行常委扩大会议,通过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决议。

  10月中旬

  人民解放军在湖南衡阳到宝庆(即邵阳)一线,歼灭国民党白崇禧部四万七千余人。14日,广州解放。

  10月19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三次会议,任命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为政务院副总理,李维汉为政务院秘书长,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程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徐向前为总参谋长,聂荣臻为副总参谋长。10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成立。

  11月9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指出:我们的党已成为全国范围内执政的党,为了更好地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和各项具体政策,密切联系群众,克服官僚主义,决定成立党的中央和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并决定由朱德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11月上旬-12月中旬

  人民解放军将白崇禧集团余部约十七万人歼灭于容县、博白、廉江、钦州地区。11月22日桂林解放,12月4日南宁解放。

  11月23日

  中共中央西南局成立于湖南常德,邓小平任第一书记。

  11月下旬

  人民解放军在重庆南部的南川地区歼灭了国民党宋希濂五个师和罗广文兵团。30日蒋介石匆忙逃离重庆,当天重庆解放。

  12月2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四次会议。会议决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12月9日

  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在昆明宣布起义;国民党西康省主席刘文辉、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等在雅安联名通电起义。云南、西康和平解放。在人民解放军的猛烈攻击下,到12月下旬,国民党胡宗南所部在成都地区被全部消灭。27日,成都解放。

  12月16日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通过《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通则》。为保证中央政令的统一和有力贯彻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国成立东北、华北、中南、西北、西南五个大行政区,任命高岗为东北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任命饶漱石、林彪、彭德怀、刘伯承分别为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

  12月23日-31日

  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了逐步改革旧教育事业的方针,提出“教育应着重为工农服务”,“普及与提高正确结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以普及为主”的发展新教育的方针。全国开始有步骤地、谨慎地对旧教育制度进行改革。

第3篇: 党史重大事件

  一、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游行示威,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虽有阻扰,但是还是迅速得到全国各界的支持。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刊出一期由他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新青年》杂志的出版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建立。1920年10月,北京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这是北方最早的党组织。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和浙江嘉兴举行。大会决定,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

  四、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并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分析了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分析了中国社会状况,阐明了中国社会的性质、革命的性质。

  五、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参加了大会。会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六、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创立

  毛泽东在1928年10月和11月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1930年1月,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第一次指明了党的工作要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这样,毛泽东提出了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明确观念。

  七、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力量解决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会议重新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军事路线。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第4篇: 党史重大事件

  新四军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迫于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终于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关于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组成一个军,于大江南北和闽浙两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协议。

  1937年10月,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南方8省13个地区(琼崖红军游击队除外)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周子昆为副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为副主任。为加强对新四军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以项英为书记、陈毅为副书记。

  1937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至南昌。2月上旬,江南各游击队奉命到皖南歙县之岩寺集结整编;江北各游击队分别在湖北黄安七里坪和河南确山县之竹沟集结整编。全军辖4个支队及军部特务营,共10300人。新四军组建后英勇战斗在抗日前线,屡建奇功,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创建了光辉的业绩。

  《论持久战》

  抗战全面爆发后,在国民党内出现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等论调。在共产党内,也有一些人冀望于国民党正规军的抗战,轻视游击战争。但是,抗战10个月的实践证明“亡国论”、“速胜论”是完全错误的。抗日战争的发展前途究竟如何?一时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1938年5月,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初步总结了全国抗战的经验,批驳了当时盛行的种种错误观点,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分析了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双方战争的性质、战争要素的强弱状况、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否,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他还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他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行人民战争。《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它指明了抗战的前途,提出了正确的路线。抗战后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篇著作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至翌年1月24日,为了粉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连续“扫荡”,巩固和扩大解放区,影响全国的抗战形势,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地区向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对日进攻,陆续参战的部队达到105个团20多万人,史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8月20日至9月10日为交通总破袭战,主要是破坏以正太铁路为重点的日军交通线。第二阶段是9月22日至10月上旬,主要任务是攻坚作战,对日军盘踞的据点进行攻击。第三阶段是10月上旬至翌年1月24日,主要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

  7月20日,由朱德、彭德怀、左权签发关于交通破袭战的预备命令。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八路军于8月20日至翌年1月24日,出动了105个团约20余万兵力,在人民群众配合下,向正太、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平绥、平古、白晋、德石等主要交通线上的日军及沿线两侧据点发动攻击,并配合各根据地军民进行反“扫荡”作战。在百团大战中,进行了大小战斗1824次,攻克日伪据点2993个,歼灭日伪军4万余人,破坏铁路470多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车站、桥梁、隧洞260多处,缴获各种炮50余门,枪5800余支。八路军伤亡17000余人。

  百团大战严重打击了日军,增强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对于克服国民党顽固派投降危险争取时局好转具有重要意义。

  国民党顽固派三次反共高潮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全民抗战大旗,接受国民政府领导,国共合作一致抗日,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始终不忘削弱中共武装力量,在1939年至1943年,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

  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1939年春(亦有说1939年底)至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在全国迅速扩大反共活动的事件。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在敌后战场加紧了反共及投降活动。中国共产党从抗战大局出发,一再忍让,在对其谈判未果后,被迫自卫反击,坚决打退来犯之敌。之后八路军主动提出休战,双方议定以临(汾)屯(留)公路和长治、平顺、磁县一线为界,该线以北为八路军防区,以南为国民党军队防区。至此,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被打退。

  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的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正副司令和新四军叶挺、项英正副军长,强令在一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11月9日,中共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名义复电,严辞拒绝国民党当局的无理要求,但为顾全大局,同意将皖南的新四军撤到长江以北。1941年1月,在新四军北撤过程中,遭国民党军队伏击,制造了“皖南事变”。叶挺军长因前往谈判被捕,副军长项英等在突围中牺牲。除2000余人突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

  1月22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军委发言人名义发表谈话,驳斥对新四军的诬蔑,揭露国民党反共阴谋,要求取消1月17日反动命令,惩办祸首,释放叶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以周恩来为首的南方局也在重庆展开各种抗议活动,揭发和抨击国民党的暴行。中国共产党的正义自卫立场得到了广大人民和海内外舆论的同情与支持,蒋介石集团在政治上陷入孤立。3月6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上不得不表示,以后不再进行剿共。至此,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便告结束。

  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1943年5月15日,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发表关于解散第三国际的决定。国民党借机大造反共舆论。西安劳动营训导处长、复兴社特务头子张涤非于6月12日召开座谈会,以群众团体名义电告毛泽东,叫他“解散”中国共产党,“取消边区割据”。

  国民党企图发动第三次反共磨擦,不仅受到中共的强烈反抗,而且也受到国统区人民的谴责和国际舆论的强烈反对。在遭到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对,军事上也无机可乘的情况下,蒋介石被迫于7月10日命令胡宗南停止行动。9月,国民党表示停止进攻边区。这样,国民党的第三次反共磨擦还没有发展成为大规模武装进攻便被制止了。

  皖南事变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蒋介石制造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发生的重大事件。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000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个昼夜,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在同国民党军进行战场谈判时被扣押,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过程中遇害,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于1941年1月17日发布命令,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新四军番号,下令进攻新四军江北部队。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坚决的回击,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不久,新四军新军部在苏北盐城正式成立。随后,新四军扩编为9万余人。

第5篇: 党史重大事件

3月1日

1925年3月1日,由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共同发起的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对国民会议运动的方针和组织大纲等作出了决议。

1949年3月1日,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在北平宣布成立。全国学联采取团体会员制。

1953年3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全国进行基层选举的单位为21.4万余个,登记选民总数为3.23亿多人,全国共选出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66万余名,并逐级召开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此基础上,选举产生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1226名。

1984年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并发出通知,同意报告提出的将社队企业名称改为乡镇企业的建议,并提出了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政策,以促进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3月2日

1930年3月2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左翼文化工作者及其各种组织,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反对国民党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和文化“围剿”都起了重要作用。

1962年3月2日,周恩来在广州作《论知识分子问题》报告,重新肯定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发挥科学和科学家的作用。

1985年3月2日—7日,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2000年3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试点,探索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和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有效办法。农村税费改革是继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的又一重大改革。

 

3月3日

1950年3月3日,政务院作出《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以遏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建构了以集中统一为基础的财经管理体制的雏形。

1971年3月3日,我国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 “实践一号”发射成功。卫星上带有宇宙线、X射线、高磁场和轨道外热流探测器,使我国首次用卫星获取了空间物理数据。这是我国第二颗人造卫星,也是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

1986年3月3日,“八六三计划”出台。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上书中共中央,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这一建议后来被称为“八六三计划”。邓小平在这份建议上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1987年3月,“八六三计划” 开始正式实施。从此,中国的高技术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月4日

1935年3月4日,毛泽东担任红军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命令,为遵义战役特设前敌司令部,委托朱德同志为前敌司令员,毛泽东同志为前敌政治委员。这为红军在毛泽东的正确军事方针指挥下从转折中走向胜利奠定了基础。

1985年3月4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1988年3月4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会议建议国务院适当扩大沿海经济开发区范围,这个范围大体相当于过去9年开放范围的总和。

 

3月5日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诞辰。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1927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议集中讨论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夺取全国胜利,在新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实行战略转移,即从乡村转到城市的问题。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随后,全国掀起了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

1958年3月5日,广西僮族自治区宣告成立,首府设于南宁市。1965年10月12日,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

 

3月6日

1940年3月6日,实行“三三制”。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指示,提出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应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保证了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同时广泛地团结了广大小资产阶级群众,争取了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进一步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61年3月6日,试行“ 定产到田,责任到人”。中共安徽省委根据农民群众要求,决定试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田间管理责任制,得到农民群众热烈欢迎。同时,在全国各省区也有20%以上的地区实行了类似办法。安徽省委三次向党中央、毛泽东书面报告,取得毛泽东同意。

1991年3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再选定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等26个开发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2018年底,共建成169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含苏州工业园区)。

 

3月7日

1927年3月7日,毛泽东等人创办的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始上课。恽代英、方志敏、彭湃、夏明翰等优秀共产党人都曾在那里任教或工作。农讲所培养了一批有马列主义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领导农民运动的优秀干部。

1931年3月7日,毛泽东制定游击战争方略。红一方面军发布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关于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配合红军主力歼灭敌人的通令。通令提出扰敌、堵敌、截敌、袭敌、诱敌、毒敌、捉敌、侦敌、饿敌、盲敌十项任务、十种办法。

1948年3月7日,发起临汾战役。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副司令员徐向前指挥下,集中5.3万人,发起临汾战役。这次战役历时18天,共歼国民党军2.5万余人,解放了全晋南,使吕梁和太岳两个解放区连成一片。

1978年3月7日,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制度。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讨论批准了《关于兵役制问题的决定》。从1978年起,义务兵服役的年限分别为:陆军部队的战士3年;空军、海军陆勤部队和陆军特种技术部队的战士4年;海军舰艇部队、陆军船舶分队的战士5年。

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被誉为“八十年代新雷锋”的张海迪同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团中央还号召全国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向张海迪同志学习。

 

3月8日

1924年3月8日,我国第一次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州劳动妇女举行纪念会和游行。会议由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何香凝主持,会上提出了“ 打倒帝国主义”、“保护妇女儿童”的口号。这次活动显示了中国劳动妇女的觉醒和力量。

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报告》。国务院拟减少副总理数量,设国务委员,由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和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拟将98个部、委、直属机构和办公机构,裁减、合并为52个左右。

1996年3月8日—25日,为显示中国人民完全有决心、有办法、有能力维护祖国统一,震慑“台独”势力,人民解放军向东海、南海进行发射导弹训练,并在东海、南海进行海空实弹演习和在台湾海峡进行陆海空军联合演习。

 

3月9日

1990年3月9日—12日,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当前特别要注意切实解决群众最为关心而又有条件解决的问题,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关系。

1992年3月9日—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开全体会议,讨论我国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会议完全赞同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认为谈话不仅对当前的改革和建设,对开好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992年3月9日,中国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国递交加入书,《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同时对中国生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1968年1月7日由英国、美国、苏联和其他59个国家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缔结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1968年6月12日,联合国大会核准该条约草案。

 

3月10日

1935年3月10日,毛泽东出席在狗坝(今苟坝)召开的中共中央负责人会议。毛泽东发言提出不能打固守之敌,应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意见未能得到多数与会者的赞成。十一日晨,周恩来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再次召开中央负责人会议,决定放弃进攻打鼓新场计划。随后,毛泽东鉴于作战情况瞬息万变,指挥需要集中,提议成立三人团全权指挥军事。在渡乌江之前,中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团。

1973年3月10日,邓小平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恢复邓小平的党的组织生活,恢复他的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由国务院分配他担任适当工作。

1986年3月10日,我国正式成为亚洲开发银行成员。亚洲开发银行以促进亚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合作为宗旨,为亚太地区的发展中成员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中国加入亚行之后,积极参与亚行事务,与亚行及各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不断增加。

1988年3月10日,我国第一个试管婴儿在北医三院出生。她的出生不仅仅代表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更代表着我国生殖医学和辅助生育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从此翻开了中国生殖医学史新的篇章。

 

第6篇: 党史重大事件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026人,代表着全国1073万党员。大会宣布,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大会着重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9月28日,中共八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为副主席,邓小平为总书记。上述6人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八大”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的八届二中全会

1956年11月10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刘少奇做《目前时局的报告》,谈到埃及问题、波兰问题、匈牙利问题及党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应记取的教训。周恩来做《关于1957年度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的控制数字的报告》,报告充分肯定了成绩,指出了缺点,总结了经验教训;报告明确提出,1957年的计划应当在继续前进的前提下,为基本建设做适当的压缩;合理调整各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适应国家的财力和物力的可能性。陈云做《关于粮食和主要副食品问题的报告》。毛泽东做总结发言,同意全会所采取的各项方针和措施,并着重谈了经济问题、国际形势问题、整风问题和中美关系问题,号召全体工作人员向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的倾向做斗争。

党的八届三中全会

1957年9月20日至10月9日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做关于《整风运动的报告》和会议的总结发言,陈云作《关于改进国家行政管理体制问题和关于农业增产问题的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问题的报告》。毛泽东在会议结束前作了题为《做革命的促进派》的讲话。会议基本通过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及关于工业、商业、财政的管理体制和关于劳动工资、劳保福利问题的几项规定草案。这次会议重点讨论了五个问题:一是关于整风和反右派斗争问题,肯定了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是进行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很合适的形式;二是关于农业问题;三是关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问题;四是关于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问题;五是关于国内主要矛盾问题。这次会议对1956年党中央所采取的反冒进的若干正确做法再次提出尖锐批评,这实际上是后来发动“大跃进”的开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社会主义改造与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伟大胜利的情况下,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争取在15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会后,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庐山会议

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先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届八中全会。原定议题是总结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继续纠正“左”倾错误。但会议后期,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等人的批判,进而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

热门标签: 党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党的发展历程简单概述
《党史重大事件(通用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党史重大事件(通用6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