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十四篇】 - 读后感 - 无忧范文网~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十四篇】

时间:2023-03-14 读后感 点击:
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十四篇】,欢迎品鉴!

【篇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

  四月底,我用了几天时间通读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著),这是其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卷第一章.以下是我的读后感,因为理论水平有限,其不足之处恳请赵老师斧正.

  正如这本书的出版说明所言,该章节在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章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他们论述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论证了历史上存在的各种所有制形式依次更替的必然性,从而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章中还科学地阐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指出了国家和法对所有制的依赖关系,揭示了国家的阶级实质;同时还阐明了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提出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他们还根据自己发现的历史规律对共产主义作了科学的论证.”

  理论的作用在于解释世界,然后通过指导实践活动来改变世界.首先,唯物历史观基本原理的产生是历史的、对各种观念批判继承的

  产物,它能够逻辑严密地给出人类社会经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进而预测到下一个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然性.同时,唯物历史观的产生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质变,它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等各种观念、思想和概念,在论证了“物质决定意识”之后,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在这一历程中,“这些被捧上了天的、毫无用处的废物弥补了历史发展的不足”.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的出发点.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作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作为历史发展出发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个人互不依赖,仅仅通过交换结合在一起”,“所有者通过物的形式,即通过货币统治非所有者”.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

  第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

  第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随着“(无产阶级)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使无产阶级的利益成为了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其使命在于使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个人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这样一来,“随着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的占有,私有制也就终结了”.

  以上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关于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下面谈一下本人在通读之后,结合社会现实所作的思考.

  先谈私有制(它以某种形式客观存在).在上层建筑层面,客观的“公”退“私”进(抓大放小,管理层收购等)以及《物权法》的出台说明了私有制以某种形式获得了确认和发展.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现阶段,“劳动仍然是最主要的,是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力量”,个人自由只是在某个阶层(比如企业管理层)才存在.既然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公有制之外的其他所有制形式的迅速发展壮大很难说不会妨碍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无产阶级的交往和联系是否得到加强.“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这些力量从自己方面来说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以我在国企的工作经历来看,工人的联合体——工会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跟党委、行政相比较,工会始终处于弱势的地位,很难保障工人的各种权利.正因为如此,下岗、分流、降薪、非正常的加班这些现象得以普遍存在,生命的过度耗费更加深了我对“劳动是谋生的手段”这一论断的认识.

  再次,谈一下生产力的保持.“只有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既然竞争和扩大世界交往能够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我们不难理解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并将市场经济定性为“工具”的初衷.“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像中的那种个人,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这说明发展生产力需要尊重客观规律,需要以既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为基础,而不能幻想打造空中楼阁.

  最后,将着眼点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上.既然马克思主义历经百年,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必然具有超强的预见性,仍然能够高屋建瓴地指导我们的实践.“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产生了分工.XXXXXXXXXX分工的进一步扩大表现为生产和交往的分离,表现为商人这一特殊阶级的形成.(商业资本家的产生)”、“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各国开始处于竞争的关系中,展开了商业斗争,这种斗争是通过战争、保护关税和各种禁令来进行的XXXXXXXXXX从此以后商业便具有了政治意义.(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在无产阶级的占有制下,许多生产工具必定归属于每一个个人,而财产则归属于全体个人.(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对所有制的规定)”、“随着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的占有,私有制也就终结了.(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最后谈一下创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著作中指出,要“根据现有的经验材料来考察和研究当前的现象和问题”,这便是对理论的与时俱进的要求.比如文中谈到的“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作为二者基础的人口的增多”,其严密性便值得商榷.因为人口的增多不一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只能提高产品的绝对数量;当今真正提高劳动效率的是脑力劳动的产品(知识和信息);需要的增长的确依赖于人口的增多,人口因素至今仍然是营销管理考察的变量之一.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无产阶级阶级基础的扩大:“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成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条件之一.这有利于实现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占有全部生产力.

【篇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

  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则是偶然的。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亡这样的过程(自然法则),所以人总是要死的。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则是偶然的。今天起来发现路面是湿的(结果),我们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浇的(偶然);假如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我们会用肯定的语气说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湿的(必然)。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人本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古希腊人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想找出这个世界(存在)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

  辨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偶然和必然及其关系的演绎达到了辩证逻辑的顶峰“偶然的东西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种依据,而且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没有依据;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自身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对偶然和必然的认识自然也有了更加纯熟的解释。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是,在历史观领域,经济决定论的思想也时常为世人所诟病。经济决定论的思想,给人一种宿命论的历史主义印象。经济无疑是强有力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基础,但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充满了不以物质多寡为条件的变数,心理的,外在因素的,传统习俗的,伟大人物的个人作为都是相当不可忽视的因素。历史必然性的说法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之感,因为必然性漠视了个体的作为,个体的意义。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得不到认同。在必然性居支配地位的时代,人们谈理想,谈人生意义,所指向的是一个永恒的必然领域:真理的,价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支配作用的理念世界。现在的人还相信这样的永恒世界恐怕不多了,那么人生到底怎样才有意义呢?(面对着必死的人生)我的回答是:活在真实的偶然中,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体验那偶然向自己昭示的那个世界的样子。没有必要去相信这个世界必然要发生什么——因为那是虚假不可信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种所谓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根本没有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只是偶然的事实而已,在生活中被偶然的揭示出来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明天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不能肯定,我也不需要肯定知道是什么样会发生什么。但是我确信的是,明天对于我一定是新的一天,一定不同于今日和昨日;对于别人也一样。马克思说的好:解释世界的不如改变世界的。

马克思主义读后感篇2

  这些天读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这本书在培养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提高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所选篇目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理。

  一直以来,马克思作为共产主义的先驱者和缔造者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和崇拜,尤其整个19世纪是在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国家,正是由于马克思的主义的传播,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相继出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以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伟大举措。马克思之所以伟大归咎其理,莫过于思想的伟大,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创立新哲学的过程中站在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上,坚持了彻底的辩证法,从而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给“批判“以正确的规定,说明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他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理论探索的一生就是反思的一生,他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新哲学过程中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以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主观唯心主义的自我意识哲学以及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三次伟大的决裂。纵观马克思的一生理论活动,他曾对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文化成果进行过两次的大综合。第一次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时期,马克思在扬弃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等理论学过程中,创立了唯物史观;第二次是在马克思的晚年,马克思在研究认人类学的过程中,反思自己以往的理论,写下了大量的人类学笔记及有关论著,对唯物史观做出重大发展。黑格尔在谈到如何研究哲学时有一个一场精彩的名言——哲学就是哲学史,这是因为,真理是过程,任何真理的发展都必须经历一个从片面到比较全面,从不深刻到比较深刻,从相对真理到道绝对真理的渐进历史过程。

  我们作为新一代莘莘学子,必须把实现人生价值与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以前周总理的目标是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现在我们应该为祖国的强盛而奋斗,我们可以说马克思是勤奋的天才,经常不分昼夜的工作,在动荡的日子里很多时候都是通宵达旦的工作,直到身体实在不能支撑的时候才停下来稍作休息,他对工作的热情与执着值得我们学习。

  马克思的许多著作是思想史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我们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有充分理由信赖他,遵从他,把他的思想解放事业继续传承下去。

【篇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

  一、《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读后感
  1841年12月24日,普鲁士政府颁布了新的书报检查令,用虚伪的自由主义词句掩盖其专制主义的出版政策,以取代威廉三世颁布于1819年10月18日的“旧”书报检查令。此“新”法令由于其字面上的保障言论、出版自由而迷惑了相当一部分人。马克思认为“书报检查令”就是官方的批评,书报检查的标准就是批评的标准。书报检查令明显地印刻着“官方的容颜”,代表官方的立场。无论是这项法律本身还是执行它的检察官都不可避免的披着虚伪的面纱。检察机关“不仅调整个别公民的行为,而且调整社会精神的行为。”因此,国家的一切行为都在检察官的掌控下,公民得不到应有的自由权利。他进一步分析得出,检察官纵然是行使法律指令的工具,但法律本身存在更多的问题。检察官也就成了专制法律的牺牲品。而法律本身也在玩弄文字游戏。马克思辛辣地嘲弄道:“我是一个幽默家,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激情的人,可是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
  从1835年到1842年是马克思从康德主义向黑格尔主义的转变时期。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创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法哲学观,即新理性自由主义法哲学观。在资产阶级激进政治的运动的发展,争取民主反对专制、崇尚理性摒弃神性、追求自由否定强权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抨击专制法律并深入分析了法与自由的关系。人类的各种自由从来就是存在的,只不过有时表现为普遍权利,有时表现为特权。马克思以其敏锐的眼光看到其专制,他强调人的自由,尤其是精神的自由,他认为人的精神存在的样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将这种自由的精神扼杀,最终只能滋长专制和愚昧,世界最终会变得黑暗。但是检查令却指定用一种形式、一种风格来表现精神,即严肃和谦逊的态度,这种规定本身就是对自由创作的一种抹杀和限制。
  二、《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自由观的解读
  在马克思看来,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因此新闻出版自由就同时是人的类本质的表现。这里实质上是采用黑格尔哲学的语言,把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包含的观点推到了极点上。这里指出了新闻出版自由的重要性,新闻自由作为一种充分体现人类意志自由的自然权利,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强调与张扬。同时马克思提出了自由的整体性,个体自由与社会自由的关系。自由的每一种形式是相互制约的,新闻出版自由作为自由的一种重要形式,若其不能得以实现,就会影响和限制其它形式自由的实现。正如作者说没有新闻出版自由,其它一切自由都会成为泡影。自由是普遍存在的,是整体存在的,马克思“所主张的自由,不是少数人的自由,而是人民的普遍自由;而自由的形式也应具有普遍性”。自由的每一种形式是相互制约的。人类自由的存在,强调个人在现实世界的独立地位和独立意识。柏林的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理论亦强调自由不受他人干预和限制,自由要自己依赖自己,自己决定自己,而新闻出版自由是个人独立地位、独立意识的集中体现,若其得不到真正实现,人类的其他自由就会成为泡影。
  三、早期马克思法律思想自由观对黑格尔法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哲学思想受黑格尔的“理性说”的影响较深。黑格尔认为,国家是精神本质即理性的化身,是每个人的国家;人民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国家和法律,而国家和法律都应保护全体人民的自由权利。马克思接受了这个理性说的基本观点,井作为其法律思想自由观的一个重要哲学思想基础。马克思从人的精神自由来考察出版自由。他认为,人的理性是自由的,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人类的本质。因此,出版自由本身就是人的思想的体现、理性的体现、道德本质的体现。马克思就是在以下这些方面接受了“理性说”,并拿起这个武器,猛烈地抨击封建社会的书报检查制度、努力地争取出版自由的。马克思认为,出版自由是一种伟大的天赋特权,是一种先验的存在,是人所固有的东西,是人的理性最美好的东西,而限制出版自由等是同人类的精神自由相对立、是对普遍理性和精神的压制与迫害。
  然而,马克思又超越了黑格尔自由观的“理性说”。黑格尔的“理性说”,虽然有它的进步性,但是他认为,出版自由要以服从国家利益与政府的同意为前提,这实质上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拥护普鲁士的专制国家制度,结果只能是少数人的政府、官员的自由,而非一种普遍的自由。马克思认为,自由的出版物是人民精神的体现,是人类自由意志的体现,出版自由就是要废除书报检查制度,制定出版法,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使人民有真正而充分的自由。从这点上看,马克思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因为这个时期马克思不仅从理性的角度去争取个性自由、出版自由,马克思首次运用阶级分析法,对议会各等级代表对待出版自由问题采取不同态度进行了中肯的分析和评论,站在人民的角度,主张以出版法代替检查法。马克思的阶级观点和革命意识已初露端倪。“

【篇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

  马克思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奠基人。马克思用毕生的心血,为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马克思,一个让全世界都记住的名字,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马克思传》,在那里我们能够追寻到他的足迹,从点点滴滴的文字河流中,阅读它就好像在与一位伟人对话,整个人都被深深的感动和震撼了。这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一生从事人类解放事业,并积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他的伟大不在于他是为自己,而是为整个人类事业孜孜不倦的工作。他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说的那样“投入到人类事业中去吧,实现自己的价值”。

  之前,对马克思并没有太多熟悉的了解,只感觉马克思离我们很远,他写的文章和所拥有的思想哲理都很高深。但自从读了这部传记后,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通过朴实的文字,间单的描述,可以对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导师有了一初步的了解,从书中可以看出他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忘我投入,对友谊的珍爱,对亲情的眷恋,无不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下面我将从马克思对工作的不懈追求,与恩格斯深厚友谊和与其妻子的爱情婚姻三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马克思曾经讲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眼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在科学事业上的不懈努力,忘我投入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有人说:“大学时恋爱的摇篮”,我到觉得这些都是谬论,大学其实也是一个社会,我们可以在其中学到做事,做人的道理,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要我们肯努力,肯付出,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不怕苦。人生总是会遇到挫折困难,不顺心,那么就需要我们用一颗执着的心去面对。马克思怀着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不断追求自己的事业。写到这我就想起那些长征路上可爱可敬的战士。虽然时隔70来年,但长征精神依然存活在我们心里,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信念,他们执着地坚持,艰苦卓越、付出牺牲。我觉得这种精神,这种使命感,责任感,也是我们大学生所需要的。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也是广为人传的,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们的友谊在历史也是无双。他们一心追求同一个梦想,怀揣同一个理念,不断奋斗,努力,合作着。然而,对于我们普通人也是不可缺少的,当你快乐的时候可以与其分享,当你悲伤的时候也可以向他倾诉。同时好朋友就像一面镜子,他会让你知道自己的不足,朋友可以给我们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中,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生活之路。在我看来,真正的友谊就像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样,为同一个梦想去努力,即使有在多的艰苦也可以相互扶持,相互帮助。

  马克思是一位坚强的革命战士,在面对黑暗的斗争中显示出巨大的力量和勇敢无畏的英雄本色。但同时他还是以个感情丰富细腻的普通人,是一位充满男子汉激情而又十分忠诚的丈夫。他与妻子燕妮有着同样美好的理想,他们在命运的激流中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为壮丽的共产主义而奋斗。无论是从写个她的情信还是信件中,都充满了火一样的炙热和绵绵不尽得温柔,那是对爱情与生活的深刻诠释。这对于我们这些90后的男生女生也是一种思考,在面对和选择爱情的时候,我们应该慎重又慎重,应与自己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奋斗目标,而不是以某种目的去谈恋爱。

  《马克思传》是一部令人受益匪浅的好书,对自己的认生观,价值观与爱情观都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值得好好一读。

【篇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

  这些天读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这本书在培养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提高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所选篇目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理。

  一直以来,马克思作为共产主义的先驱者和缔造者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和崇拜,尤其整个19世纪是在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国家,正是由于马克思的主义的传播,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相继出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伟大举措。马克思之所以伟大归咎其理,莫过于思想的伟大,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创立新哲学的过程中站在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上,坚持了彻底的辩证法,从而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给“批判“以正确的规定,说明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他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理论探索的一生就是反思的一生,他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新哲学过程中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以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主观唯心主义的自我意识哲学以及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三次伟大的决裂。纵观马克思的一生理论活动,他曾对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文化成果进行过两次的大综合。第一次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时期,马克思在扬弃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等理论学过程中,创立了唯物史观;第二次是在马克思的晚年,马克思在研究认人类学的过程中,反思自己以往的理论,写下了大量的人类学笔记及有关论著,对唯物史观做出重大发展。黑格尔在谈到如何研究哲学时有一个一场精彩的名言——哲学就是哲学史,这是因为,真理是过程,任何真理的发展都必须经历一个从片面到比较全面,从不深刻到比较深刻,从相对真理到道绝对真理的渐进历史过程。

  我们作为新一代莘莘学子,必须把实现人生价值与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以前周的目标是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现在我们应该为祖国的强盛而奋斗,我们可以说马克思是勤奋的天才,经常不分昼夜的工作,在动荡的日子里很多时候都是通宵达旦的工作,直到身体实在不能支撑的时候才停下来稍作休息,他对工作的热情与执着值得我们学习。

  马克思的许多著作是思想史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我们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有充分理由信赖他,遵从他,把他的思想解放事业继续传承下去。

【篇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

  最近看了《马克思是怎么炼成的》这本书,感觉挺感人的。我们从小就熟悉马克思主义,但我们对马克思的理解是肤浅的。我们不了解他的理论和马克思。这本书简单地讲述了马克思年轻时的思想历程。让我对马克思的理解更加人性化。我看到马克思不仅是神坛上的伟大思想家,也是一个有肉有仇的有前途的年轻人。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是一个伟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个年轻的伟人。马克思只有26岁,这是一项令人惊叹的成就。《马克思是如何炼成的》一书选择了马克思作为1818年至1848年青年阶段的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和论述了马克思宏大思想体系的演变和成熟过程。主要讲的是30岁前的马克思青年马克思,也可以算是青年马克思时期的传记。
  我们一直知道马克思的伟大,但在理解马克思的过程中,总是容易受到僵化、教条和僵化的理论形式的影响。它看起来晦涩难懂,尝起来像嚼蜡。从马克思的童年和青春,从马克思的思想形成、奋斗历程和人生磨砺出发,从马克思的犹太家庭、基督教背景、青年黑格尔门徒甚至莱茵报的经历、费尔巴哈的追随者出发,我们将看到马克思思想道路上的探索和历程。
  我可以看到,马克思不是一个完美而神圣的伟人,我可以看到他不努力学习,沉迷于课外沸腾的生活,经济,因为忠诚和人们的生活变化像成熟的思想,曲折和重复,逐渐从偏见到全面,从简单到理性。从崇拜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到批评黑格尔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我可以看到马克思理论发展的曲折和年轻马克思在成长过程中的共同困惑。可以说,马克思一生都在批评别人,但也在批评自己,否认别人,否认自己,他的想法是不断地批评和否认
  本书对马克思的思想研究具有静态分析为动态关注,渗透发展、联系和运动的观点,注重马克思文章著作的过度,解释他们之间的发展与继承关系,使我们对马克思思想的来龙去脉更为清晰。另外本书对马克思的观点也并非全盘的肯定,而是客观分析,有批评,有否定渗透总体肯定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评价不同时期的马克思思想状况。书中余姚形象生动,有不少寓教于乐的观点,使我在阅读过程中更加的顺利,有助于理论程度不同的人都能看得进去,提高最知识吸收的能动性。(读后感)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的历史进程被大大推进,国人的生活和思想被大大丰富,马克思所构造的社会主义理想,包括极大丰富的物质产品,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公平与正义或许在今天的中国还未完全实现,如今我们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逐步地转化为不断实现着的中国梦。在这样的大环境与历史背景下,马克思理论需要现代化中国化,因此我们该明白马克思理论的大众化是时代的需要。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身,正如同习近平在全国学联二十六大上提出的那样,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不许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前进一号奋力,干事要努力。这无不提醒着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或进程上我们任重道远,因此了解马克思,学习马克思正是时代之需正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的必经之路。

【篇七】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

  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

  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的内部刊物《未定稿》(第17期)发表了我的马克思理论研究处女作《对所谓“马克思主义普遍价值概念定义”的否证》、后由《光明日报(哲学版)》(1987年1月5日)公开发表。该文已成为我国价值哲学研究的重要文献,甚至有专家将该文称为国内价值本质及价值哲学方法论研究的首创者(王玉樑:20年来我国价值哲学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从此,我这个77级同济大学测绘专业毕业的理科生,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持续33年(1986-2019)的漫长道路。

  33年来,除了很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任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理学博士、博士后,发表科学论文120余篇、出版科学专著三部)之外,我发表了20余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论文、出版哲学专著两部(《从否证到创新: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初探》,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资本论(哲学卷)手稿: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提纲》,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9月),初步研究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也许会有人会问:一个理科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干嘛?跟自己的绩效和职称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难道是吃饱了撑的吗?

  从1986年到2019年,33年对哲学的发展来说并不算长,但对一个研究者的学术生涯来说则不算短,我们国家和整个世界在这33年中经历了几乎天翻地覆的变化和发展。之所以能把这33年的哲学研究生涯走下来,一不为职称、二不为绩效,确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魅力吸引了我,越研究越能感受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紧密结合、越研究越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所折服。所以,做一个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我不可动摇的信念、也是我思想追求和精神依靠的唯一选择。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

  做“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一回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则是另一回事,后者比前者重要得多、也困难得多。

  2015年,我根据“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理论逻辑,完成了《剩余价值哲学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解读:是“人与物的矛盾”还是“人与人的矛盾”》一文,并在《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上刊登发表。该文大胆预测,我们国家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变;文章得出这个结论,并不是对根据党和国家政策的揣摩、而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展开和前进。

  因此,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把“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职责。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既要有“高原”又要有“高峰”

  陈先生在《伟大的马克思》中(第148页)指出:中国是世界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最多的国家,是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出版物最多的国家,也是在实践中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国家。当然,我们的理论成果与我们的实践相比,还是差距甚远。我们还缺少能够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进行具有理论深度和说服力的阐述性学术著作。借用一句话,我们的理论研究正处于“有高原无高峰”的境地。

  “有高原无高峰”,这是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困境。如何走出这个困境,还是要从基础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入手。

  前苏联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并不完整,因为漏掉了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剩余价值学说)。因此,应将“剩余价值学说”进行“哲学化”、研究建立“剩余价值哲学”(将适用于“特殊规律”的“剩余价值学说”继承和发展为适用于“一般规律”的“剩余价值哲学”),进而建立完整的(中国版)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哲学)。

  从《资本论》一至四卷的基本结构上不难看出,剩余价值学说在建立系统和完整的哲学逻辑方面并没有进行专门的论述,所以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完全有可能以哲学逻辑为内容形成《资本论》的第五卷:剩余价值哲学。

  建立剩余价值哲学是一项宏大的哲学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奋斗,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完整体系,续写出《资本论》未完成的辉煌篇章,彻底摆脱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有高原无高峰”的困境。

【篇八】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

  在图书馆看书,看到有相关著作,即题目所提到的《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其中有恩格斯对共产主义原理的描述。其总结说:"在废除私有制之后,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而有计划的尽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的需求的规模;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满足另一些人的需求的情况,彻底的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就得分工,进行生产的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他为我们描绘了没有私有制以后的共产主义的社会。这个描绘很好,有一些方面我赞同,但有些方面我有疑问。下面一一阐述。

  赞成的方面:在他的描述中恩格斯说:"废除了私有制的社会进入繁荣的新时代,并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可以组织分配以满足全体成员的需要,这样的社会为各个不同的相对敌对的阶级也就是多余的,甚至是和新社会互不相容的。"我认为但社会发展到那样一种高度发到的阶段,没有了私有制,也就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同样的社会各个阶级也就会消失,所有的人享有同样的平等,也就不会允许有特别的阶级出现,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是不会容许有不平等的。这一点我是肯定的,也是很支持的。

  怀疑的方面:恩格斯在书中又说:"由于整个社会共同的和有计划的经营工业,就更加需要各方面的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分工将会完全消失。教育可使年轻人很快的熟悉整个生产系统,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个人的爱好,轮流的从一个生产部门到另一个生产部门。不会再有一类人从事农业,一类人从事工业,一类人从事其他事业的想象"。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现在的人不能够完全的了解整个大的生产系统,在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智力的增加就一定能够使人完全了解共产主义的生产系统?即使教育水平发展了很多,就真的能使每个人完全了解掌握共产主义的生产系统能力?一个是教育的不可能性,再有就是人本能的不可能性。教育在于培养整个人类在普遍学识上的共性,而在专业方面的额特性,教育在于培养各方面的人才,而不是全能的天才;人不是一部只用来储存的机器,不可能掌握全部的知识,要是人能够掌握全部的知识的话,那就违背了客观的自然规律,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在于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切违背客观规律的是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要是真是可以那样的话,只要少量的人就可以使整个生产系统在全球运转起来,何必来那么多的人?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共产主义不是分工的消失,而是分工的细化与专业化。

  这就是我对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的一些不成熟的认识。

【篇九】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

  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则是偶然的。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亡这样的过程(自然法则),所以人总是要死的。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则是偶然的。今天起来发现路面是湿的(结果),我们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浇的(偶然);假如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我们会用肯定的语气说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湿的(必然)。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人本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古希腊人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想找出这个世界(存在)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

  辨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偶然和必然及其关系的演绎达到了辩证逻辑的顶峰“偶然的东西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种依据,而且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没有依据;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自身哲学的方法-论基矗对偶然和必然的认识自然也有了更加纯熟的解释。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是,在历史观领域,经济决定论的思想也时常为世人所诟玻经济决定论的思想,给人一种宿命论的历史主义印象。经济无疑是强有力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基础,但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充满了不以物质多寡为条件的变数,心理的,外在因素的,传统习俗的,伟大人物的个人作为都是相当不可忽视的因素。历史必然性的说法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之感,因为必然性漠视了个体的作为,个体的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得不到认同。在必然性居支配地位的时代,人们谈理想,谈人生意义,所指向的是一个永恒的必然领域:真理的,价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支配作用的理念世界。现在的人还相信这样的永恒世界恐怕不多了,那么人生到底怎样才有意义呢?(面对着必死的人生)我的回答是:活在真实的偶然中,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体验那偶然向自己昭示的那个世界的样子。没有必要去相信这个世界必然要发生什么——因为那是虚假不可信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种所谓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根本没有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只是偶然的事实而已,在生活中被偶然的揭示出来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明天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不能肯定,我也不需要肯定知道是什么样会发生什么。但是我确信的是,明天对于我一定是新的一天,一定不同于今日和昨日;对于别人也一样。马克思说的好:解释世界的不如改变世界的。

【篇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

  首先我想谈谈信仰马克思主义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我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研究宗教不同,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我们的研究对象,还是我们的信仰。研究宗教不一定非要信仰,或者说为了更客观地研究宗教等问题,为了得出更科学的结论,置身事外的非信仰状态更理想。但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不同,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信仰马克思主义不矛盾。研究马克思主义首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信仰共产主义;但同时,这种信仰是“我知道我相信”的理性信仰,是建立在前人和自己的研究基础之上的,不是非理性的盲目迷信。盲目迷信就可能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反而背道而驰。

  边阅读,边思考。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但是马克思一生著述太多,卷帙浩繁。有人说如果马克思有什么缺点的话,写得东西太多算是一个缺点。文字多,如何阅读便成为一个问题。地毯式通读当然是全面、也是必要的,并且,一些经典篇目是要反复熟读、精读的。在熟悉经典篇目的基础上,我个人更倾向于专题式阅读,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阅读效率会高些,大脑也处于活跃状态,有所期待会更容易激发灵感、获取有用信息。当然,阅读与发现问题是互动的循环,通过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将阅读导向深入,很难说先有阅读还是先发现问题,这似乎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精一点,兼其他。这其实也就是博与专的关系。我个人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要具有广博的视野。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这又涉及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也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界定一直存在分歧,目前存在的理解和判断有这样两大类:

  第一类是从外延角度,把马克思主义分为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引申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本人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列宁曾经从这个意义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他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引申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他们创立的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与不同时代特征和不同国家国情相结合提出的新理论。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此种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类是从内涵角度,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作出不同的界定。第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世界观体系;第二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第三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第四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第五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应该说,五种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界定都有其合理的一面,都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本质,但是任何一种界定都是对另一种界定的否定,都带有片面性,从而也就难以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我个人比较赞同从整体性意义上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是一个整体,按照列宁的说法,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唯物主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三个组成部分”。而且三个组成部分是一块整钢,将任何一个部分割离出去都会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尽管人们对列宁的这一说法有一些不同看法,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内容的确还包含许多丰富的因素,但总体而言,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说法能够一定程度上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整体性。

  需要指出,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时,其组成部分与涉及的学科是两个问题,如果将两者混为一谈,人们立即就会质疑,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还应该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甚至还包括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如此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成了无所不包的知识大杂烩,而且潜含着使马克思主义面临被肢解的危险。早在1980年,海尔布隆纳就在其著作中批评说:“从一开始,马克思信徒们的著作的一大特色就是把马克思的著作加以可悲的分割,对其作出了种种相互抵触的解释。而在最近这些年来,这种分割则日益明显,解释也更加分歧,确实很难找到把整体统一起来的因素。”这是由知识论的致思取向所导致的后果。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对于这个整体的任何知识论的肢解和折衷都是对其整体性的损害。对于这种整体性,晚年恩格斯在一封通信中指出,“马克思的东西都是互相密切联系着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从中单独抽出来”。

  但是,目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确实存在学科分立、各自为营的现象,专业划分非常明显。我不想过多谈这个问题,这不是今天的主题,但我个人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要在本专业领域精耕细作的同时,拓宽视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学科所涉及的问题都要关注一些,文学、历史、社会学等也要读一些。从生理上而言人是杂食动物,精神上也应如此。我个人做得也很不够,但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钻理论,联现实。我们常常强调研究学问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马克思主义尤其如此。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马克思早就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们今天重新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然要密切联系现实,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也是实现理论创新的生长点。

  其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很多问题,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现实问题,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实践性质,很难将理论与现实分割开。比如,当前热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能说只是理论问题,与现实不相关吗?再比如,现时代,如何理解马克思意义上的“无产阶级”概念?是不是像西方学者所说,是马克思创造出来的一个神话呢?如果是,承担解放人类的革命主体都不复存在了,马克思的历史观立即就面临被解构的危险;如果不是,又如何根据马克思的文本回应这些挑战和攻击?我认为这些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与现实密切相关。如果通过深度阅读原著,能对这些问题作出彻底的、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将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篇十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一提到马克思,人们往往便想到他伟大的贡献,深刻的思想以及崇高的精神,却忽略了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男人,忽略了他成功的背后有一个不离不弃的朋友,一段长达一生的友谊。

  马克思于1818年5月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的家里。青年马克思就有着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并付诸于行动,因而他受到反动政府的迫害,长期流亡在外。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认识了恩格斯,共同的信仰使彼此把对方看得比自己重要,马克思长期流亡,生活艰苦,常常靠典当维持生计,有时竟然连买邮票的钱都没有,但他仍然顽强地进行他的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动。恩格斯为了维持马克思的生活,宁愿经营自己十分厌恶的商业,把挣来的钱源源不断的寄给马克思。不仅仅是在生活中,在事业上,他们更是互相关怀,互相合作。他们同住在伦敦时,每天下午,恩格斯总到马克思家里去,一连几个小时,共同探讨各种问题;分开之后,他们几乎每天通信,彼此交换对政治事件的意见和研究工作的成果。他们之间的关怀还体现在时时刻刻给予对方以帮助,都为对方事业上的成就而感到骄傲。马克思答应给一家英文报纸写通讯稿时,还没有精通英文,恩格斯便帮他翻译,必要时甚至代他写。而恩格斯从事著述的时候,马克思也往往放下手头的工作,编写其中的某些部分。

  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有很多感人的故事。1863年初,马克思一家已经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马克思打算让大女儿和二女儿停学,找个地方工作,自己和妻子燕妮,小女儿搬到贫民窟去住。恩格斯得知这个消息后,连忙打电报劝说马克思别这么做,又迅速筹集了一笔钱,汇给了马克思,使马克思一家暂时渡过了难关。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亲爱的恩格斯,你寄来的100英镑我收到了。我简直没法表达我们全家对你的感激之情。”

  在恩格斯需要帮助的时候,马克思同样竭尽全力,毫不犹豫。1848年11月,恩格斯逃亡到瑞士,由于走的时候很匆忙,身边没带多少钱。还在病床上的马克思得知,连忙挣扎起来,到银行将自己仅有的钱取出,全部寄给了恩格斯。

  然而,与普通人之间的友谊一样,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友谊尽管伟大,也经历了一些小插曲。1863年,恩格斯的妻子玛丽患心脏病突然去世。恩格斯以十分悲痛的心情将这件事写信告诉马克思,信中说:“我无法向你说出我现在的心情,这个可怜的姑娘是以她的整个心灵爱着我的。”第二天,马克思从伦敦给恩格斯写回信。信中对玛丽的噩耗只说了一句平淡的慰问的话,却不合时宜的诉说了一对自己的困境:肉商、面包商即将停止赊账给他,房租和孩子的学费又压得他喘不过起来,孩子上街没有衣服和鞋子。一句话,魔鬼找上门来了……生活的困境折磨着马克思,使他忽略了对朋友不幸的关切。正在极度悲痛中的恩格斯,收到这封信,不禁有点生气了。这次,一直隔了五天,恩格斯才给马克思回信,并在信中毫不掩饰地说:“自然明白,这次我自己的不幸和你对此冷冰冰的态度,使我完全不可能早些给你写信。我的一切朋友,包括相识的庸人在内,在这种使我极其悲痛的时刻对我表示的同情和友谊,都超出了我的预料。而你却认为这个时刻正是你表现你那冷静的思维方式的卓越性的时机。那就听便吧!”

  波折既然已经发生,友谊经历着考验。这时,马克思并没有为自己辩护,而是作了认真的自我批评。10天后,马克思写信向恩格斯致以真诚的歉意。出于对朋友的了解和信赖,收到回信的恩格斯立即原谅了马克思,还寄去了一张期票,以帮助马克思度过困境。自此,两位同甘苦共患难的友人重修旧好,友谊得以延续。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40年之久,建立起了伟大的友谊,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正如列宁所说的:“古老的传说中有各种各样十分动人的友情故事,后来的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友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一段并不强烈却始终深厚,不舍不弃的友谊。其实再伟大的人也会拥有平凡而深刻的情感,也需要关心和帮助,也离不开友情的滋养。在我们身边,一直有一些默默相伴,不离不弃以致常常被我们忽略了的朋友,以及一段段令人难忘,始终不变的友谊,在支持和激励着我们。君子之交淡如水,淡淡的友情就如淡淡的茶香令人沉醉,让我们共同珍惜身边的人,安静感受这份静谧微暖的情感,用心经营我们离不开的友谊。

【篇十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

  首先我想谈谈信仰马克思主义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我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研究宗教不同,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我们的研究对象,还是我们的信仰。研究宗教不一定非要信仰,或者说为了更客观地研究宗教等问题,为了得出更科学的结论,置身事外的非信仰状态更理想。但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不同,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信仰马克思主义不矛盾。研究马克思主义首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信仰共产主义;但同时,这种信仰是“我知道我相信”的理性信仰,是建立在前人和自己的研究基础之上的,不是非理性的盲目迷信。盲目迷信就可能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反而背道而驰。

  边阅读,边思考。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但是马克思一生著述太多,卷帙浩繁。有人说如果马克思有什么缺点的话,写得东西太多算是一个缺点。文字多,如何阅读便成为一个问题。地毯式通读当然是全面、也是必要的,并且,一些经典篇目是要反复熟读、精读的。在熟悉经典篇目的基础上,我个人更倾向于专题式阅读,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阅读效率会高些,大脑也处于活跃状态,有所期待会更容易激发灵感、获取有用信息。当然,阅读与发现问题是互动的循环,通过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将阅读导向深入,很难说先有阅读还是先发现问题,这似乎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精一点,兼其他。这其实也就是博与专的关系。我个人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要具有广博的视野。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这又涉及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也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界定一直存在分歧,目前存在的理解和判断有这样两大类:

  第一类是从外延角度,把马克思主义分为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引申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本人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列宁曾经从这个意义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他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引申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他们创立的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与不同时代特征和不同国家国情相结合提出的新理论。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此种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类是从内涵角度,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作出不同的界定。第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世界观体系;第二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第三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第四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第五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应该说,五种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界定都有其合理的一面,都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本质,但是任何一种界定都是对另一种界定的否定,都带有片面性,从而也就难以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我个人比较赞同从整体性意义上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是一个整体,按照列宁的说法,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唯物主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三个组成部分”。而且三个组成部分是一块整钢,将任何一个部分割离出去都会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尽管人们对列宁的这一说法有一些不同看法,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内容的确还包含许多丰富的因素,但总体而言,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说法能够一定程度上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整体性。

  需要指出,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时,其组成部分与涉及的学科是两个问题,如果将两者混为一谈,人们立即就会质疑,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还应该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甚至还包括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如此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成了无所不包的知识大杂烩,而且潜含着使马克思主义面临被肢解的危险。早在1980年,海尔布隆纳就在其著作中批评说:“从一开始,马克思信徒们的著作的一大特色就是把马克思的著作加以可悲的分割,对其作出了种种相互抵触的解释。而在最近这些年来,这种分割则日益明显,解释也更加分歧,确实很难找到把整体统一起来的因素。”这是由知识论的致思取向所导致的后果。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对于这个整体的任何知识论的肢解和折衷都是对其整体性的损害。对于这种整体性,晚年恩格斯在一封通信中指出,“马克思的东西都是互相密切联系着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从中单独抽出来”。

  但是,目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确实存在学科分立、各自为营的现象,专业划分非常明显。我不想过多谈这个问题,这不是今天的主题,但我个人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要在本专业领域精耕细作的同时,拓宽视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学科所涉及的问题都要关注一些,文学、历史、社会学等也要读一些。从生理上而言人是杂食动物,精神上也应如此。我个人做得也很不够,但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钻理论,联现实。我们常常强调研究学问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马克思主义尤其如此。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马克思早就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们今天重新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然要密切联系现实,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也是实现理论创新的生长点。

  其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很多问题,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现实问题,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实践性质,很难将理论与现实分割开。比如,当前热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能说只是理论问题,与现实不相关吗?再比如,现时代,如何理解马克思意义上的“无产阶级”概念?是不是像西方学者所说,是马克思创造出来的一个神话呢?如果是,承担解放人类的革命主体都不复存在了,马克思的历史观立即就面临被解构的危险;如果不是,又如何根据马克思的文本回应这些挑战和攻击?我认为这些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与现实密切相关。如果通过深度阅读原著,能对这些问题作出彻底的、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将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篇十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对鲍威尔等人的"自我意识"哲学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

  鲍威尔一伙反对黑格尔主义的正统派,并自称批判地克服了黑格尔哲学的局限性,主张自我意识即"精神"就是一切,在它之外没有任何东西;"自我意识"是世界的创造者,世界是它的以太头脑的幻影和它的臆想的结果。他们把历史的发展归结为普通的自我意识同实体的对立。但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这种哲学仍然是在黑格尔哲学范围内兜圈子。马克思具体揭示了鲍威尔如何片面的发展了黑格尔哲学。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哲学体系中有三个因素: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以及前两个因素在黑格尔那里的必然的矛盾的统一的绝对精神。施特劳斯和鲍威尔在自己的批判中都超出了黑格尔哲学的范围,但同时又都停留在黑格尔思辨的范围内,不管是哪一个都只是代表了黑格尔体系的一个方面。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对黑格尔哲学的发展并不是积极意义上的发展,而是抹杀了黑格尔哲学中的积极因素,是黑格尔哲学庸俗化、漫画化,进一步推到荒谬绝伦的地步。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哲学有双重不彻底性:其一是他宣布绝对精神的定在,同时又不肯宣布现实的哲学家就是绝对精神。黑格尔反对把自我意识和个人意识混为一谈,反对哲学家本人就是绝对精神。其二是黑格尔仅仅在表面上把作为绝对精神的绝对精神变成历史的创造者。就是说,黑格尔认为历史是绝对精神的历史,群众要绝对听从绝对精神的摆布。而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则克服了黑格尔哲学的这双重不彻底性。

  第一,鲍威尔把自我意识和哲学家的个人意识混为一谈,宣称批判地思维的个人就是无限的自我意识的体现者。

  第二,鲍威尔"是有意识地扮演世界精神的角色",有意识地扮演历史创造者的角色,运用他们的批判头脑,自觉地发明历史和实现历史。这样,黑格尔的历史理论在鲍威尔那里变成了一幅荒谬透顶的漫画。

  此外,鲍威尔"自我意识"哲学还损害了黑格尔哲学内容的丰富性,把黑格尔哲学十分完备的哲学范畴简单归结为精神与群众的对立,认为历史发展的内容就是精神反对群众的斗争,同时,把群众与粗糙的物质等同起来,把精神提升为绝对者。

【篇十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我们的立党之本,立国之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掌握的,必须真学真懂、掌握精髓,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一条有效的途径。通过阅读使我们不断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不仅要用来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还要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指导我们的工作。

  因此,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一定要把学习与思考统一起来,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思维水平和思想境界,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它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理论成果,纵观历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带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进一步指导中国建设,正是因为它能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适用中国的国情,所以,学习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深入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才能进一步深化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而理解中国化理论成果,并用以指导实践。

马克思著作读后感篇2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我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性发展中国家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大量文献典籍,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不光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也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让人心旷神怡。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睁开眼睛,推动人类意识实现了大觉醒,引导人类社会发生了大变革。马克思的名字始终和工人阶级的事业紧紧相连,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伟大旗帜。

  在思想上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生观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历史上的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人们。中国青年运动80多年和生动实践告诉我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期,才能有大作为。

  现在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当代中国的大学生也应该以此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神圣的职责,这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实际上,客观地正视思想文化、价值趋向多样化的现实情况,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书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作为青年学生装的行动指南,坚持提倡先进文化、先进思想道德的必要性和很需要性。因为只有统一的代表团先进事迹文化教育前进方向盘的思想感情来凝聚人心,才能使人明荣知耻,民挥其“导向”作用。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性里,要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这看起来简单朴实的字眼,却是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体现,是优秀民族文化精髓的凝练。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我们认识世界的理论武器,更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观和主观世界观的行动指南。

  大学生要自觉的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性发展中国家融个起来,增强为祖国统一和为人民服务台的责任感,努力学习班,提高警惕本领。早在1939年,毛主席就说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本领恐慌实际上是一种忧患意识、使命精神和内驱动力。

热门标签: 马克思著作读后感300字 教育经典著作读后感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十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十四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