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演讲稿《半条被子》集合13篇 - 其他演讲稿 - 无忧范文网~

演讲稿《半条被子》集合13篇

时间:2022-12-02 其他演讲稿 点击:
半条被子一般指半床棉被。半床棉被,也称“半条被子”,是红色经典故事。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演讲稿《半条被子》集合1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演讲稿《半条被子》1

  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郴州汝城县沙洲瑶族村考察时,在“半条被子的温暖”陈列馆内,同大家一起重温了红军长征途经沙洲村时军民相拥,浓浓鱼水情的感人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说:“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就要时刻铭记“半条被子的温暖”的为民情怀,坚持人民至上,坚定责任担当,让“半条被子”的初心永留心中,让红色的革命精神永远流淌。

  记住“半条被子”,坚持为民本

  色。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共产党员是人民的服务员。坚持为民本色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半条被子”的故事展现了红军在艰苦之际依然坚持为民情怀,这是我们党的初心,也是共产党员应该牢记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植根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到田间地坎“唠唠家常”,用心用情解决人民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等急难愁盼的问题,全力补齐民生短板,用“以民为本”的初心拔掉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钉子”,占领一个又一个“高地”,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

  记住“半条被子”,坚定责任担当。在86年前,中国红军用“半条被子”见证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担当,86年后,一句“2003年非典时,是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保护你们了”的肺腑之言感动了整个中国。

  在疫情肆虐之际,新时代的青年们挺身而出,“用生命赴使命,将责任扛肩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的担当精神。“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坚定身上的责任担当,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克服“怕担责、怕问责、怕追责”的心理,勇敢攻克脱贫攻坚、复工复产、乡村振兴等征程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梦想。

  记住“半条被子”,传承红色精神。“国无精神则不强,人无精神则不立。”今天的“不忘初心”就是要记住以“半条被子”等故事为代表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疫精神等红色精神。这些红色精神是我们党不断前进的力量,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不怕牺牲、不畏艰险、不惧风雨”的红色传承。

  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必须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锐意进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演讲稿《半条被子》2

  红军长征途中,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有3名女红军借宿在了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至此,“半条被子”的故事便在小村庄代代相传,“半条被子”的精神也成为了当地凝心聚力搞发展的动力所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重温了那“半条被子”的故事。

  “半条被子”续初心,践行的是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责任与使命。“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一半留给百姓。”人民至上是我党始终不变的执政理念。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年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两万五千里长征,还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共产党始终冲在最前线,以人民安全、利益为首位,贡献自我。人民是我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所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依靠的就是人民。根植于民、造福于民,为百姓美好生活而奋斗是我党的使命所在。“半条被子”体现的是一切为了人民,更是共产党与群众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精神真谛。

  “半条被子”暖人心,掀开的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篇章。近年来的沙洲村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人公徐解秀的后人朱小红,参加了扶贫工作队组织的厨师技能培训,开了一家“半条被子”的土菜馆,吃上了“旅游饭”。不仅仅是朱小红家,整个村子30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村集体收入提高到每年40多万元。“半条被子”暖了人心,照亮了百姓幸福路。而百姓开启美好生活正是读懂了“半条被子”背后的深意,百姓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植入心间。红色教育、红色基因,积蓄了百姓奋进的力量。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温故知新,鉴往知来,牢记共产党的努力付出、为民服务,更好地珍惜美好生活,创造美好生活,那中华民族必将在前进的道路上意气风发,越走越自信。

  “半条被子”强信心,凝聚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半条被子”厚植的是爱国情怀,延续的是革命传统。当下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半条被子”的时代精神。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我们需坚定信心。坚定“一切为了人民”的信念,必然能凝聚起一股无坚不摧的磅礴动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民之所盼,施政所向。我们在不断地了解民生疾苦、百姓所需的过程中,与百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必然可以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演讲稿《半条被子》3

  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郴州汝城县沙洲瑶族村考察时,在“半条被子的温暖”陈列馆内,同大家一起重温了红军长征途经沙洲村时军民相拥,浓浓鱼水情的感人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说:“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就要时刻铭记“半条被子的温暖”的为民情怀,坚持人民至上,坚定责任担当,让“半条被子”的初心永留心中,让红色的革命精神永远流淌。

  记住“半条被子”,坚持为民本色。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共产党员是人民的服务员。坚持为民本色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半条被子”的故事展现了红军在艰苦之际依然坚持为民情怀,这是我们党的初心,也是共产党员应该牢记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植根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到田间地坎“唠唠家常”,用心用情解决人民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等急难愁盼的问题,全力补齐民生短板,用“以民为本”的初心拔掉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钉子”,占领一个又一个“高地”,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

  记住“半条被子”,坚定责任担当。在86年前,中国红军用“半条被子”见证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担当,86年后,一句“2003年非典时,是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保护你们了”的肺腑之言感动了整个中国。在疫情肆虐之际,新时代的青年们挺身而出,“用生命赴使命,将责任扛肩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的担当精神。“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坚定身上的责任担当,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克服“怕担责、怕问责、怕追责”的心理,勇敢攻克脱贫攻坚、复工复产、乡村振兴等征程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梦想。记住“半条被子”,传承红色精神。

  “国无精神则不强,人无精神则不立。”今天的“不忘初心”就是要记住以“半条被子”等故事为代表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疫精神等红色精神。这些红色精神是我们党不断前进的力量,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不怕牺牲、不畏艰险、不惧风雨”的红色传承。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必须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锐意进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演讲稿《半条被子》4

    16日下午,正在湖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习近平指出,“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老百姓也由此理解了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今天,我们重温这个故事,仍然倍受感动。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演讲稿《半条被子》5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用“半条被子”的故事刻画了共产党人时刻心系群众的形象。近日,位于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的“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入选第三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90多载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诸如“半条被子”的温暖这样的为民爱民之举,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不胜枚举,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

  寻初心之根,涵养家国情怀。在汝城县沙洲村民俗广场,“半条被子”大型雕像矗立中央,鲜红的“半条被子”犹如一面鲜艳的旗帜,映照着共产党人的初心。1934年11月,红军长征途中,3名女红军借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临走时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了下来。这种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心上的初心本色,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代代相传,正如“时代楷模”张富清一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崇高精神。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我们更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淬炼政治上的坚定,在坚守初心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问使命之本,勇挑责任重担。“半条被子”的温暖背后,是红军战士将寒冷甚至牺牲留给自己的担当和奉献。当年,红军正是靠着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大无畏精神,战胜了沿途的重重困难,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新的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温暖激励着我们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才能跨越新的“雪山”“草地”,征服新的“娄山关”“腊子口”。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用生命担当使命的新时代英雄战士杜富国,为了任务敢拼命、为了战友不惜命,一句“你退后,让我来”,充分彰显了当代军人的非凡担当。真正的共产党员,面对艰难困苦,就要以“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敢啃硬骨头”的拼劲,敢于迎难而上、砥砺前行,自觉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扬时代之帆,致力伟大实践。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唯有不忘初心,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赢得未来。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守初心、担使命,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具体体现在干事创业上。当前改革攻坚正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愈进愈难而又不进则退的时候,广大党员干部应在感悟“半条被子”的温暖中强化事业心、责任感,努力当好新时代的突击队员。始终保持“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紧迫感,保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鼓劲扬帆再出发,真正把使命刻在心上、扛在肩上,不让职责挂空挡,不让承诺放空炮,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努力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演讲稿《半条被子》6

  1934年11月,长征途中的中央和军委纵队及红军主力从湖南汝城出发,进军宜章,经过文明乡沙洲村时,三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家中。当天晚上,她们4人一起睡在厢房里,盖的是徐解秀家的一床烂棉絮及一条红军的被子。6天后,女红军要走了,为感谢徐解秀,女红军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了一半送给她。这一走,让徐解秀等了50多年,那间厢房还是原来的样子。

  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了湖南汝城沙洲村“半床棉被”这个红色经典故事:“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2019年5月,根据红军长征途中的史实故事改编的红色电影《半条被子》在江西于都开机,2020年2月8日在全国院线公映。

  昨天中午,学校党支部组织党员观察了电影《半条被子》。

  电影再现了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为民族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感人故事。

  一、坚定的革命信念付诸于行动。

  由于路线错误,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了,不得不进行史无前例的悲壮长征。面对敌重兵的围追堵截,红军将士满怀胜利的信念,勇往直前。离开徐解秀家时,女红军说:等我们打了胜仗,我们要回来的,如果我们不来,我们的子孙也会回来的。

  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河畔出发时的8万6千余人,经1年零3天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长征后胜利到达吴起镇,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重兵围剿,仅剩6千余人,长征路上,每行进300米,就有一名红军将士壮烈牺牲。在如此惨烈的战斗中,红军依然保持着必胜的信心,是人民求解放、谋幸福、革命必然成功的信念激励着红军将士前赴后继、向着光明、向着胜利、向着美好的明天前进。

  二、同甘共苦的战友情

  在那个年代里,民以食为天,无食无命,食物就是生命。几个红薯,3位女红军没有独自吃,自己吃了一点,大部分留下给大家吃。一人吃一点,几轮都吃不完。想到小时候看过的电影《上甘岭》中的镜头:尽管志愿军战士们因严重缺水而嘴唇干裂,付出了极大牺牲才送上来的一个苹果,全连的指战员吃了一圈,还有一大半,很多战士只是闻闻而已。为什么1949年以后,新中国同任何的对手进行的战争都取得了胜利?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传承了下来。

  三、不虐待俘虏的严密军纪

  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就制定了严密的军纪,其中一条就是”不虐待俘虏“。在旧中国,很多人当土匪、当白军,也是为了活命,为了讨口饭吃,这些人也是穷苦人家出生。共产党闹革命,就是为了让劳苦大众过上幸福日子,也包括了这些人的幸福。俘虏放下了武器,不再以人民为敌、不以革命为敌,就让他们回家,想参加革命的,也是革命队伍的生力军。那两个与红军殊死搏斗的父子兵被红军救下来了,看到红军不同于别的军队,这是一支真心为老百姓打天下的军队,他们毅然参加了红军,为了革命,为了胜利,流尽最后一滴血。

  四、以百姓心为心的忠诚

  泥地里,拾到了一个红薯,那是老百姓家的,红薯带走,但钱留下了。解放后,从红军经过的地方不时传出信息:人民政府兑现当年红军写下的欠条。这就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就是人民军队的本色。

  老百姓的房子被敌军烧了,饥寒交迫的红军战士们纷纷出钱给老百姓修房子。机枪排排长张冬生从身上摸出一块大洋,那是他等革命胜利后准备用来娶媳妇的钱。老百姓怎么可能不爱戴这样的军队?在红军敌众我寡的阻击战中,老百姓自己最为神圣的方式祈祷红军打胜仗,因为老百姓热爱这支军队、老百姓需要这支军队。

  五、听党指挥勇于战斗

  21师报务员廖小湘把电报机修好了,收到上级命令红21师抢占有利地形阻击敌军,掩护纵队过境。红21师师长及绝大部分将士牺牲,只剩下几名轻重伤员,根本不可能守住一个阵地阻击敌人。这个电报机只修好了一半:能接受信号不能发出信号,上级不知道红21师已基本打光。怎么办?汇聚起来的红军各部队的几十名战士,此刻都是红21师的人:坚决执行命令!当时红军的一个师有几千人,几千人的任务落在20多个伤兵的肩上。听党指挥,不怕牺牲,勇于战斗。

  六、半条被子显真情

  一条被子,是女红军的寒衣,是女红军的健康,是女红军的生命。离开徐解秀家里,剪一半留下来:“这被子咱们一家一半”。只有心里装着人民的军队,其军人才会在如此残酷的条件下这样做,只有以百姓心为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才会时刻想着人民。

  “要回来,要活着回来!”

  共产党的红军回来了,建立了新中国。

  1984年11月14日,徐解秀老人将“半条棉被”的故事讲述给《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邓颖超、蔡畅、康克清等15名老红军特意买了一床崭新的棉被,委托罗开富送到徐解秀老人家中。

  2012年,我们学校确定以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精神为师生们的灵魂补钙。自2013年以来,我们每年秋季的“艺术体育节”把演唱《长征组歌》作为保留节目,年年传唱。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传承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演讲稿《半条被子》7

  重温红色历史感悟红色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教案

  同志们:

  按照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根据工作安排,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在这里共同上一节党课,主要是结合最近一段时间学习情况,和同志们一同交流一下心得、感悟和收获。

  这次党课内容的设计想法和思路是源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8月份对“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所作出的重要指示,他强调:“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此次主题教育中的重点学习内容,学习好党史、新中国史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寻找初心,寻找理想信念的根源。

  首先,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我们经常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那么共产党人的“初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初心”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支撑共产党人度过那段的苦难的历史?为什么“初心”会产生如此强大的力量让我们的国家在新时代会有如此高速的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想这就是精神的力量,就是红色精神的力量。

  今天的讲课内容我就从几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入手,回顾红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共同感悟什么是红色精神以及我们怎样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

  一、追寻足迹、回顾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

  (一)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内容主要包含:不畏艰难、铁心向党的坚定信念,是敢于磨练、咬定青山的顽强毅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不朽灵魂,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精神品质。

  对于中国工农红军这段长征历史,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简要概括:时间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历时2年,行程65000余里(我们通常说的2万五千里指的是中央红军,也就是红一方面军的行程),跨越14个省份,开始时的30万人,胜利会师后仅剩5万余人。

  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河流(其中大河24条),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的极限。通过以上的几组数据,我们可以想象,长征是一段多么艰苦艰难的岁月。

  长征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壮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在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千里冰封的皑皑雪山,数不尽的坎坷劫难,成千上万的围追堵截,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放弃。但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在党的领导下,血战湘江、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等。

  无数红军将士倒在了长征途中,但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没有阻挡红军将士铁心向党的坚定信念,始终以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不朽革命斗志,以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精神品质,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壮歌。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的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延安精神是我们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比如,艰苦奋斗既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延安时期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

  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

  1947年,中共中央从延安战略转移,蒋介石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到延安,当他看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那与当地农民没有任何差别的窑洞时,他感到十分震惊,他难以想象毛泽东何以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有效地指挥着军队在全国的战场上与他对抗,并且能在这样的桌子上把文章写得既尖锐犀利而又文采飞扬。据蒋介石侍卫长俞济时回忆,看完毛泽东的窑洞,蒋介石那晚一晚上没睡着。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誉之为“兴国之光”“东方魔力”“人类不可战胜的力量”,感叹创造这种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为“神奇的队伍”。

  (三)雷锋精神

  周恩来把雷锋精神精辟的概括为四句话,叫“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60年代初期,国内粮食紧缺,物资匮乏,同时苏联撤走了在所有在中国援助援建的专家,那是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正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雷锋以其无私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染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鼓舞着新中国的每一位建设者。

  雷锋从他参军的第一天起,他就立下了听党的话,服从命令听指挥,党指向哪里,我就冲向哪里的志愿,他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作为党员的理想和信念,而且都付诸了行动。我们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够在一个特殊的日子给自己许下愿望,而且许下一个崇高的愿望,并且不折不扣地按照这个心愿去努力奋斗,这就是雷锋的可贵。他没有说大话空话,他的生命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他的言行就是这样和他的愿望一致地呈现出来的。

  “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是歌词里唱到的。同样,雷锋还有一段至理名言,他说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正是雷锋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正确理解并坚决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使他走在时代前列,称为一名杰出的士兵和优秀党员。雷锋同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坚决执行上级的决策指示,他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整个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但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他愿意永远做一颗螺丝钉。

  在敌强我弱的革命年代,不依靠群众,不为人民服务就是死路一条,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是死路一条。但是现在日子好了,脱离群众、背离群众的现象就容易滋生了,这直接会影响我们党的执政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28日在辽宁抚顺考察时讲到,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它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与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勤务员”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雷锋精神永远值得弘扬。

  回顾我们的历史,我们还有“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五四精神、“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西柏坡精神、“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等等。

  二、感悟历程,体会什么是红色精神

  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包含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可能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但是通过我们的学习,红色精神之所以能够一脉相承,那是因为这些红色精神包含了许多的共同点,而这就是我们理解红色精神的真谛和实质,也就是我要讲得第二点内容,什么是红色精神。

  (一)红色精神是敢于探索、勇闯新路的精神。

  井冈山斗争时期,在革命处于低潮的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全新革命道路,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形成了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

  长征时期,在经历了湘江战役的惨败后,中央红军损失惨重,李德、博古执意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坚持到湘西与红二、红六方面军会师,与敌人硬碰硬。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没有盲目迷信共产国际的指示,没有照搬苏联的路线方针,而是结合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和中国国情,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做出的正确选择,勇闯出了符合实情的一条新路。

  (二)红色精神是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

  长征时期,在四渡赤水中,中央红军以衣衫褴褛、装备简陋的3万中央红军抵过了一群军事家,拥有40万优势兵力和精良武器的国民党敌军,并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之后又巧渡金沙江,把敌人40万追兵全部甩在了金沙江南岸。面对敌人的重兵,我想如果没有勇于战斗、不畏牺牲的精神,怎能完成如此的壮举呢?

  延安时期,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毛泽东多次到抗大讲话指出要坚持“抗日救国”的方向,就要有“三个牺牲”的决心,“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决心!”抗日战争中,抗大培养了10多万名德才兼备的干部,他们在民族战争中,起了重要的骨干作用和先锋作用,也形成了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抗大精神。

  (三)红色精神是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无论是我们的革命前辈和新中国的建设者,他们把祖国的事业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红军将士们忍受着极寒交迫、天寒地冻和敌人的围追堵截,在那么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依然时刻考虑着他人,那个马背上的小红军为了不影响大部队行军,即便在饿的只靠一块骨头充饥的情况下,还在惦记着战友。

  在战士们都没有了口粮时,周恩来却把自己仅有的半碗青稞面泡上水分到了战士们的手中,还有三位女红军在一户老乡家借宿之后,看到主人没有被子,把三人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了半条留了了女主人。

  国际友人白求恩放弃国内优越的生活,到达晋察冀抗日前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救治我军伤员忘我工作,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最后牺牲在战斗一线。还有我们的雷锋同志时刻把自己当成一颗螺丝钉,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私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四)红色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井冈山军民自己动手挑粮、种菜、编草鞋、挖草药、熬硝盐、办军械厂,克服各种困难艰险,打破重重包围封锁,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红军在长征过草地时,食物极度缺乏的情况,红军将士们饿了只能、挖树根、吃野菜,甚至煮皮带、吃树皮,如果没有精神的力量撑着,怎么能够走出草地?在延安时期,根据地一度出现严重经济困难形势下,党中央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伟大号召,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顺利渡过了难关。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垦荒过程中所焕发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闻名于世,至今被世人广为诵道。

  (五)红色精神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主要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的。为了增强党性,保持党的先进性,从1942年初开始到1945年,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普遍开展整风运动,以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树立马克思主义作风为主要内容。

  延安整风,开创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形式,实现了全党的新的团结和统一,并形成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延安整风精神”。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推动了全国性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这一问题的提出再一次再次精辟阐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根本方法,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做好当下,如何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

  我们的伟大民族正是在这样的精神的照耀下,才一步步走到今天,对于现在的我们,需要的正是将这种红色精神一步步继承好、发扬好,让其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和力量。红色精神生生不息、永放光芒,是照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进的不灭灯塔。

  今年,我们确定了XX的目标任务,需要我们大力弘扬红色精神,奋力开创XX事业的崭新局面,我想要实现这个宏伟的奋斗目标,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

  (一)以红色精神锤炼信仰信念。

  信仰信念伟力在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要牢牢把握政治建警根本方针不动摇,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全面领导,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确保XX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我们要坚决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树牢“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们的最重要任务就是紧跟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坚决贯彻上级的各项指示精神,说具体点,就是首先要把心静下来,不要浮躁,要提振起来精神,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们对待工作要心存一份敬畏很感激,要把它当作事业,我们有些同志需要扪心自问一下,你把多少精力投入到了自己的工作中了,工作了这么久你收获到了什么或者哪些方面有所长进了,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二)以红色精神砥砺干事创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也必须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第一代XX,我们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指引,牢牢把握XX使命任务,深入推进XX等专项行动,坚决捍卫政治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切实保障人民安宁。

  我们要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坚持走改革的必由之路,按照XX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要埋头苦干、实干、加油干,全面推动XX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产生更多化学反应、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作为XX系统领导干部,我们既承载着上级的重托,又承载着全体党员的期盼,可以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但是对标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不得不承认自身的能力水平、综合素质应该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足,我们要秉着对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迅速将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要以本领恐慌的危机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紧时间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履职能力、锻造过硬本领,为推动各项建设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以红色精神坚守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新时代XX事业创造辉煌的底气和力量所在。做好新时代XX工作,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实现群众新期待,着力满足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的新要求,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来回跑、不方便等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好新时代XX工作,就要坚持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好合理合法诉求,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下一步,我们在业务工作上还要结合编制、队伍的实际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而这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四)以红色精神鞭策自我革命。

  只有不断自我革命、深化从严治党,XX队伍才能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要坚持自我革命常态化,以铸牢忠诚之魂为根本,自觉用自我革命的理念引导自身的发展,用革命文化来矫正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凝聚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思想共识和强大合力,持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要坚持自我革命制度化,牢牢把握纪律建设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树牢全面从严管理的导向,以严明政治纪律推动各项纪律全面落实,以科学管理体系提升队伍精细化管理水平,以扎紧制度笼子来规范权力运行和党员行为,着力锻造“四个铁一般”的高素质铁军。

  对于我们来说,我觉得这个时候真的也需要一场自我革命,我们的硬件设施建设,我们的队伍管理、业务工作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我感觉其中有些问题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正视不足,从每一名党员做起,开展一次大整改、大整顿,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同志们,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只能抽取几个典型的方面来回顾那段历史、谈谈如何理解红色精神以及如何将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并落实到我们具体的工作实际当中。

  因此,今天这一课,有些方面讲解的还不是很全面、很具体,希望同志们能够在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能够深入学习、好好思考,争取所有所获。下步工作中,党委成员、各支部书记都要择机开展理论授课,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学习成果,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向深入开展。

  今天授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演讲稿《半条被子》8

  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郴州汝城县沙洲瑶族村考察时,在“半条被子的温暖”陈列馆内,同大家一起重温了红军长征途经沙洲村时军民相拥,浓浓鱼水情的感人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说:“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就要时刻铭记“半条被子的温暖”的为民情怀,坚持人民至上,坚定责任担当,让“半条被子”的初心永留心中,让红色的革命精神永远流淌。

  记住“半条被子”,坚持为民本色。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共产党员是人民的服务员。坚持为民本色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半条被子”的故事展现了红军在艰苦之际依然坚持为民情怀,这是我们党的初心,也是共产党员应该牢记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植根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到田间地坎“唠唠家常”,用心用情解决人民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等急难愁盼的问题,全力补齐民生短板,用“以民为本”的初心拔掉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钉子”,占领一个又一个“高地”,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

  记住“半条被子”,坚定责任担当。在86年前,中国红军用“半条被子”见证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担当,86年后,一句“2003年非典时,是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保护你们了”的肺腑之言感动了整个中国。在疫情肆虐之际,新时代的青年们挺身而出,“用生命赴使命,将责任扛肩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的担当精神。“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坚定身上的责任担当,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克服“怕担责、怕问责、怕追责”的心理,勇敢攻克脱贫攻坚、复工复产、乡村振兴等征程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梦想。记住“半条被子”,传承红色精神。“国无精神则不强,人无精神则不立。”今天的“不忘初心”就是要记住以“半条被子”等故事为代表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疫精神等红色精神。这些红色精神是我们党不断前进的力量,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不怕牺牲、不畏艰险、不惧风雨”的红色传承。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必须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锐意进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演讲稿《半条被子》9

  重温红色历史感悟红色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教案

  同志们:

  按照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根据工作安排,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在这里共同上一节党课,主要是结合最近一段时间学习情况,和同志们一同交流一下心得、感悟和收获。

  这次党课内容的设计想法和思路是源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8月份对“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所作出的重要指示,他强调:“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此次主题教育中的重点学习内容,学习好党史、新中国史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寻找初心,寻找理想信念的根源。

  首先,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我们经常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那么共产党人的“初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初心”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支撑共产党人度过那段的苦难的历史?为什么“初心”会产生如此强大的力量让我们的国家在新时代会有如此高速的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想这就是精神的力量,就是红色精神的力量。

  今天的讲课内容我就从几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入手,回顾红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共同感悟什么是红色精神以及我们怎样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

  一、追寻足迹、回顾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

  (一)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内容主要包含:不畏艰难、铁心向党的坚定信念,是敢于磨练、咬定青山的顽强毅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不朽灵魂,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精神品质。

  对于中国工农红军这段长征历史,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简要概括:时间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历时2年,行程65000余里(我们通常说的2万五千里指的是中央红军,也就是红一方面军的行程),跨越14个省份,开始时的30万人,胜利会师后仅剩5万余人。

  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河流(其中大河24条),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的极限。通过以上的几组数据,我们可以想象,长征是一段多么艰苦艰难的岁月。

  长征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壮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在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千里冰封的皑皑雪山,数不尽的坎坷劫难,成千上万的围追堵截,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放弃。但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在党的领导下,血战湘江、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等。

  无数红军将士倒在了长征途中,但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没有阻挡红军将士铁心向党的坚定信念,始终以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不朽革命斗志,以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精神品质,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壮歌。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的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延安精神是我们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比如,艰苦奋斗既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延安时期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

  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

  1947年,中共中央从延安战略转移,蒋介石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到延安,当他看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那与当地农民没有任何差别的窑洞时,他感到十分震惊,他难以想象毛泽东何以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有效地指挥着军队在全国的战场上与他对抗,并且能在这样的桌子上把文章写得既尖锐犀利而又文采飞扬。据蒋介石侍卫长俞济时回忆,看完毛泽东的窑洞,蒋介石那晚一晚上没睡着。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誉之为“兴国之光”“东方魔力”“人类不可战胜的力量”,感叹创造这种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为“神奇的队伍”。

  (三)雷锋精神

  周恩来把雷锋精神精辟的概括为四句话,叫“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60年代初期,国内粮食紧缺,物资匮乏,同时苏联撤走了在所有在中国援助援建的专家,那是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正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雷锋以其无私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染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鼓舞着新中国的每一位建设者。

  雷锋从他参军的第一天起,他就立下了听党的话,服从命令听指挥,党指向哪里,我就冲向哪里的志愿,他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作为党员的理想和信念,而且都付诸了行动。我们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够在一个特殊的日子给自己许下愿望,而且许下一个崇高的愿望,并且不折不扣地按照这个心愿去努力奋斗,这就是雷锋的可贵。他没有说大话空话,他的生命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他的言行就是这样和他的愿望一致地呈现出来的。

  “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是歌词里唱到的。同样,雷锋还有一段至理名言,他说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正是雷锋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正确理解并坚决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使他走在时代前列,称为一名杰出的士兵和优秀党员。雷锋同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坚决执行上级的决策指示,他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整个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但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他愿意永远做一颗螺丝钉。

  在敌强我弱的革命年代,不依靠群众,不为人民服务就是死路一条,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是死路一条。但是现在日子好了,脱离群众、背离群众的现象就容易滋生了,这直接会影响我们党的执政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28日在辽宁抚顺考察时讲到,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它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与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勤务员”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雷锋精神永远值得弘扬。

  回顾我们的历史,我们还有“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五四精神、“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西柏坡精神、“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等等。

  二、感悟历程,体会什么是红色精神

  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包含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可能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但是通过我们的学习,红色精神之所以能够一脉相承,那是因为这些红色精神包含了许多的共同点,而这就是我们理解红色精神的真谛和实质,也就是我要讲得第二点内容,什么是红色精神。

  (一)红色精神是敢于探索、勇闯新路的精神。

  井冈山斗争时期,在革命处于低潮的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全新革命道路,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形成了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

  长征时期,在经历了湘江战役的惨败后,中央红军损失惨重,李德、博古执意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坚持到湘西与红二、红六方面军会师,与敌人硬碰硬。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没有盲目迷信共产国际的指示,没有照搬苏联的路线方针,而是结合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和中国国情,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做出的正确选择,勇闯出了符合实情的一条新路。

  (二)红色精神是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

  长征时期,在四渡赤水中,中央红军以衣衫褴褛、装备简陋的3万中央红军抵过了一群军事家,拥有40万优势兵力和精良武器的国民党敌军,并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之后又巧渡金沙江,把敌人40万追兵全部甩在了金沙江南岸。面对敌人的重兵,我想如果没有勇于战斗、不畏牺牲的精神,怎能完成如此的壮举呢?

  延安时期,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毛泽东多次到抗大讲话指出要坚持“抗日救国”的方向,就要有“三个牺牲”的决心,“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决心!”抗日战争中,抗大培养了10多万名德才兼备的干部,他们在民族战争中,起了重要的骨干作用和先锋作用,也形成了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抗大精神。

  (三)红色精神是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无论是我们的革命前辈和新中国的建设者,他们把祖国的事业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红军将士们忍受着极寒交迫、天寒地冻和敌人的围追堵截,在那么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依然时刻考虑着他人,那个马背上的小红军为了不影响大部队行军,即便在饿的只靠一块骨头充饥的情况下,还在惦记着战友。

  在战士们都没有了口粮时,周恩来却把自己仅有的半碗青稞面泡上水分到了战士们的手中,还有三位女红军在一户老乡家借宿之后,看到主人没有被子,把三人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了半条留了了女主人。

  国际友人白求恩放弃国内优越的生活,到达晋察冀抗日前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救治我军伤员忘我工作,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最后牺牲在战斗一线。还有我们的雷锋同志时刻把自己当成一颗螺丝钉,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私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四)红色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井冈山军民自己动手挑粮、种菜、编草鞋、挖草药、熬硝盐、办军械厂,克服各种困难艰险,打破重重包围封锁,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红军在长征过草地时,食物极度缺乏的情况,红军将士们饿了只能、挖树根、吃野菜,甚至煮皮带、吃树皮,如果没有精神的力量撑着,怎么能够走出草地?在延安时期,根据地一度出现严重经济困难形势下,党中央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伟大号召,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顺利渡过了难关。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垦荒过程中所焕发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闻名于世,至今被世人广为诵道。

  (五)红色精神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主要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的。为了增强党性,保持党的先进性,从1942年初开始到1945年,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普遍开展整风运动,以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树立马克思主义作风为主要内容。

  延安整风,开创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形式,实现了全党的新的团结和统一,并形成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延安整风精神”。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推动了全国性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这一问题的提出再一次再次精辟阐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根本方法,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做好当下,如何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

  我们的伟大民族正是在这样的精神的照耀下,才一步步走到今天,对于现在的我们,需要的正是将这种红色精神一步步继承好、发扬好,让其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和力量。红色精神生生不息、永放光芒,是照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进的不灭灯塔。

  今年,我们确定了XX的目标任务,需要我们大力弘扬红色精神,奋力开创XX事业的崭新局面,我想要实现这个宏伟的奋斗目标,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

  (一)以红色精神锤炼信仰信念。

  信仰信念伟力在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要牢牢把握政治建警根本方针不动摇,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全面领导,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确保XX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我们要坚决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树牢“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们的最重要任务就是紧跟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坚决贯彻上级的各项指示精神,说具体点,就是首先要把心静下来,不要浮躁,要提振起来精神,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们对待工作要心存一份敬畏很感激,要把它当作事业,我们有些同志需要扪心自问一下,你把多少精力投入到了自己的工作中了,工作了这么久你收获到了什么或者哪些方面有所长进了,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二)以红色精神砥砺干事创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也必须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第一代XX,我们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指引,牢牢把握XX使命任务,深入推进XX等专项行动,坚决捍卫政治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切实保障人民安宁。

  我们要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坚持走改革的必由之路,按照XX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要埋头苦干、实干、加油干,全面推动XX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产生更多化学反应、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作为XX系统领导干部,我们既承载着上级的重托,又承载着全体党员的期盼,可以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但是对标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不得不承认自身的能力水平、综合素质应该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足,我们要秉着对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迅速将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要以本领恐慌的危机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紧时间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履职能力、锻造过硬本领,为推动各项建设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以红色精神坚守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新时代XX事业创造辉煌的底气和力量所在。做好新时代XX工作,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实现群众新期待,着力满足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的新要求,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来回跑、不方便等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好新时代XX工作,就要坚持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好合理合法诉求,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下一步,我们在业务工作上还要结合编制、队伍的实际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而这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四)以红色精神鞭策自我革命。

  只有不断自我革命、深化从严治党,XX队伍才能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要坚持自我革命常态化,以铸牢忠诚之魂为根本,自觉用自我革命的理念引导自身的发展,用革命文化来矫正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凝聚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思想共识和强大合力,持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要坚持自我革命制度化,牢牢把握纪律建设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树牢全面从严管理的导向,以严明政治纪律推动各项纪律全面落实,以科学管理体系提升队伍精细化管理水平,以扎紧制度笼子来规范权力运行和党员行为,着力锻造“四个铁一般”的高素质铁军。

  对于我们来说,我觉得这个时候真的也需要一场自我革命,我们的硬件设施建设,我们的队伍管理、业务工作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我感觉其中有些问题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正视不足,从每一名党员做起,开展一次大整改、大整顿,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同志们,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只能抽取几个典型的方面来回顾那段历史、谈谈如何理解红色精神以及如何将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并落实到我们具体的工作实际当中。

  因此,今天这一课,有些方面讲解的还不是很全面、很具体,希望同志们能够在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能够深入学习、好好思考,争取所有所获。下步工作中,党委成员、各支部书记都要择机开展理论授课,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学习成果,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向深入开展。

  今天授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演讲稿《半条被子》10

  故事简介

  1934年11月,红军长征途经沙洲村,时年30多岁的村妇徐解秀,把在家门口外露宿的3名女战士请进屋里,同住了几天。分别时,女红军看到徐解秀家床上的烂棉絮,就要把被子送给她,徐解秀执意不肯。一名女红军拿来剪刀,剪下半条,塞给她。1991年春节前,徐解秀弥留之际告诫儿孙们:“咱家一辈辈都要记着,我活到91岁可晓得了红军和共产党是什么人,他们是有一条被子也要剪半条留给老百姓的人!”她的这番话,不仅成了家训,更值得今天的每一个共产党员反复咀嚼,认真思索。

  坚守初心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条被子”里深深藏着共产党人的初心,谁赢得了群众,谁就赢得了人心。它让我对党的群众路线有了最真切的感悟,它在提醒我们,只有与群众共冷暖,与人民群众在一起,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才能苦群众之所苦,千方百计消灭群众的苦,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

  勇担使命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弘扬“半条被子”精神,传承党的优良传统,牢记使命,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为人民为服务的忠实践行者。在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个共产党员更应该永不忘记“半条被子”里的赤子初心,多一些理想和信仰,多一些责任和担当,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业绩。

演讲稿《半条被子》11

  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郴州汝城县沙洲瑶族村考察时,在“半条被子的温暖”陈列馆内,同大家一起重温了红军长征途经沙洲村时军民相拥,浓浓鱼水情的感人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说:“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就要时刻铭记“半条被子的温暖”的为民情怀,坚持人民至上,坚定责任担当,让“半条被子”的初心永留心中,让红色的革命精神永远流淌。

  记住“半条被子”,坚持为民本

  色。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共产党员是人民的服务员。坚持为民本色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半条被子”的故事展现了红军在艰苦之际依然坚持为民情怀,这是我们党的初心,也是共产党员应该牢记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植根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到田间地坎“唠唠家常”,用心用情解决人民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等急难愁盼的问题,全力补齐民生短板,用“以民为本”的初心拔掉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钉子”,占领一个又一个“高地”,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

  记住“半条被子”,坚定责任担当。在86年前,中国红军用“半条被子”见证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担当,86年后,一句“2003年非典时,是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保护你们了”的肺腑之言感动了整个中国。

  在疫情肆虐之际,新时代的青年们挺身而出,“用生命赴使命,将责任扛肩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的担当精神。“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坚定身上的责任担当,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克服“怕担责、怕问责、怕追责”的心理,勇敢攻克脱贫攻坚、复工复产、乡村振兴等征程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梦想。

  记住“半条被子”,传承红色精神。“国无精神则不强,人无精神则不立。”今天的“不忘初心”就是要记住以“半条被子”等故事为代表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疫精神等红色精神。这些红色精神是我们党不断前进的力量,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不怕牺牲、不畏艰险、不惧风雨”的红色传承。

  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必须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锐意进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演讲稿《半条被子》12

  1934年11月上旬,突破国民党军第二条封锁线后,中央红军在汝城县国内长征半个月来首次长期休养。红军纪律严明,士兵们睡在屋檐下、空地上,不仅没有动村民的东西,还帮助村民打扫卫生、挑水等。

  疼爱这些士兵,30多岁的村民徐解秀带着3名女红军住在自己家里。从家里宽1.2米的木床上腾出来,放在稻草上,放在床边的长椅上,徐解秀带着一岁的儿子和女红军们,挤在床上。看到简陋的床上只有一件蓑衣和一件腐棉,女红军拿出她们唯一的行军,和徐解秀母子一起躺着。

  出发的时候,害怕徐解秀母子寒冷的冬天很痛苦,3名女红军主张把被子留给她,但徐解秀绝对不同意。推来推去僵硬,一个女红军找剪刀,把被子剪成两半,给徐解秀留下一半,留下两句话: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打敌人是为了平民过上好生活。革命胜利后,我们又回来看你,送新被子。抱着半个被子,徐解秀含着眼泪,送走了女红军。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自己有被子,必须给平民剪一半。徐解秀一直忘不了三个女红军。她总是拿着长椅,坐在村口滁水河畔,看着红军回来,一等五十多年,直到去世。

  与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相通,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得到人民的支持。

演讲稿《半条被子》13

  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那么,什么是共产党的初心呢?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以讲故事的方式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5月30日,学习强国刊出了《不忘初心,习近平讲的这些故事发人深思》,撷取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几则故事:半床棉被、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母亲送儿打日寇。这些故事,是对共产党人的初心的最好昭示。

  其中,“半床棉被”的故事是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时引用的。故事发生在1934年11月,红军正在进行艰难的长征。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看到徐解秀家中没有一床棉被,只有一块烂棉絮,临走时,要把仅有的一床被子送给徐解秀,在徐解秀坚决不要的情况下,剪下一半给徐解秀留下。这个故事我在多篇文章中看到过,在多个场合听到过,熟悉的故事再次深深的吸引了我,再次深深的感动了我,文中讲到,女红军临走时对徐解秀说:等革命成功后,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不仅分给人民群众自己的“棉被”,还要为人民群众送来“新棉被”。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质朴真诚的话语,体现了他念兹在兹的爱民情怀,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追求。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正是共产党人不忘的“初心”。

  共产党和老百姓是什么关系?半床被子的故事说得最形象,徐解秀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三位红军女战士是不是共产党员?是否看到了革命的最终胜利?我上网搜寻了资料,只查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邓颖超等15名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在得知这个故事后,曾表示要想办法找到那三位女红军,再没有找到更多的信息。也许她们……,我不愿深想。她们可能不是共产党员,但她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战士!在她们身上,体现出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忘我奋斗、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老百姓正是从她们身上,认识了共产党!人民,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之根、信念之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在还有一年多即将实现脱真贫、真脱贫,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今天,可能不再需要我们剪一半自己的“棉被”分享给老百姓。深植了红色基因的妇联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妇联人,作为妇女群众的娘家人、贴心人,更要弘扬长征精神,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担当,以一心为民的情怀,与妇女群众手牵手、心连心,共同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港)、为创造美好新生活而奋斗,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不断为妇女群众送去“新的棉被”,让党的阳光雨露温润妇女群众的心,坚定广大妇女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热门标签:
《演讲稿《半条被子》集合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演讲稿《半条被子》集合13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